地证明每个人味觉体验都是独特。
人类可能有几百个不同味觉基因,而且每年还会发现更多变异型。迄今发现基因都属于两大基因家族(称为TAS1R和TAS2R)。负责甜味(对应水果)基因至少有3种变异,鲜味(对应蛋白质)基因有5种以上变异,苦味(对应有毒物质)基因变异至少有40种。拥有哪种基因变异不仅决定们对食物喜好,也决定脂肪、蔬菜和糖分摄入。们鼻腔和喉部都有苦味和甜味受体,而且它们竟也参与向免疫系统发出微生物感染预警信号这过程。当病理性感染比如鼻窦炎使免疫系统超负荷工作时,这些味觉受体功能也会出现异常。[27]
说到苦味,人群中小部分人被称为味觉超灵敏者,他们拥有某个TAS2R基因罕见变异,对极低浓度丙基硫氧嘧啶都有强烈反应。这些人对浓烈味道十分敏感,对食物也更挑剔。这些基因使得他们对许多营养丰富蔬菜,比如芸薹属卷心菜和花菜细微差别都很敏感,对绿茶、大蒜、咖喱和大豆也同样敏感,因此他们往往不吃这些蔬菜,也不喜欢喝啤酒或其他种酒类,不喜欢香烟苦味。因为敏感味蕾影响,虽然可能会和些营养丰富食物无缘,但他们通常更健康,也更不容易发胖。[28]
不同种类食物热量组成很不样,因此杂食性们在面对大量选择时,食物偏好是能量摄入和体重重要决定因素。2007年们开展项纳入英国和芬兰两国双胞胎研究,探究为什有些人爱吃甜食物。研究发现,爱吃甜食和不爱吃甜食人之间差别,50%由基因决定,其余受文化和环境影响。[29]
导致对甜味更敏感基因变异型(TAS1R),在欧洲人中比在非洲人或亚洲人中更为常见,这表明北方欧洲人是在离开赤道前往新居住地时,演化出这些基因,帮助他们寻找新食物来源。当面临例如冰河世纪等困境时,能从味道判断新发现块根蔬菜能否食用及有没有营养,显然是生存优势。不幸是,在们面对琳琅满目超市货架时,这些基因毫无帮助。部分研究表明,嗜好甜食与体脂含量增加关联性并不大。[30]人们以前认为个人要爱吃甜,要爱吃咸。但最新研究表明这观点起码在孩子身上是不适用,他们可能既爱吃甜,也爱吃咸——而且与成人相比,孩子口味更甜也更咸,他们更容易在儿时就被加工食品所吸引。[31]
运动与毅力
们运动量真减少吗?前面已经讨论过这说法,卡路里就是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