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城到卫都帝丘就半天路程。他这次回卫国,位本地大贵族蘧伯玉派人来,邀请他到自己家住。
蘧伯玉比孔子年纪至少大三十岁,到这时已经九十来岁,他这辈子见过国君流亡、大臣被逐事情太多,对孔子也很有好感。
孔子问蘧伯玉派来使者:你们主人是位什样人呢?
使者回答说:们主人总想少犯错误,但直做不好。
孔子觉得这个回答太好,既谦逊,又委婉地说出自己主人重视修身。4
来,卫灵公觉得没招待好客人,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孔子也欠卫灵公个人情,为显示他和卫灵公没有芥蒂,就带着弟子们返回卫都。
这次事件,对孔子影响很大。到底有多大?大概和他年轻时候去参加季孙家宴会,被阳虎赶出来那次差不多。
在晚辈人、学生眼里,阳虎和孔子是死对头,俩人从小时候就结仇,大,政治路线不同,更不共戴天。孔子能在鲁国当官,靠是这个形象,而且他为当官,也有意利用阳虎问题向三桓施压。
但回过头来想,阳虎在鲁国掌权那些年里,对孔子直不错。甚至阳虎从曲阜逃走时候,把鲁国宗庙里国宝带走:副宝玉,张大弓,都是当年周王室赐给周公宝物。孔子刚当上大司寇,阳虎就派人把这两件宝物送回来,让孔子很长面子。这件事也正式写进鲁国官方史书《春秋》。
前文提过,孔子和阳虎长得太像,很可能有血缘上联系。成年后阳虎或许是知道,但孔子迟迟没回过味儿来。因为他是家庭伦理上道学先生,很不愿想到那些歪门邪道方面,另外他对出身问题很敏感,这也是忌讳。
那时列国都没有商业性高档宾馆,只有供下层人住宿“逆旅”,朝廷公事有国宾馆。大贵族因私事出国,没理由住国宾馆,又不
孔子不关心自己长什模样,如他自己所说,“形状,末也”。忽然下子有这多人,异口同声咬定他就是阳虎,怎解释也没用!
到这次“子畏于匡”,孔子才开始正视、思考他和阳虎关系。他最讲孝悌,但没实践机会,老颜家那个哥哥实在扶不起来。但快60岁才明白过来,居然还有这位长得如此相像“疑似”兄长……
孔子没法找人核实这桩亲缘。他们年纪大,知情上代人早都过世,而且孔子绝对不愿跟人谈这种话题。他只能自己慢慢揣摩、消化这个疑问。
孔子和阳虎,更像个硬币两面:他们性格、相貌、政治取向种种相似和差异,以及辈子若即若离对立依存关系,似乎都暗含着种神奇默契……
更换“主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