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所绘净土庄严相堪称辉煌灿烂,气象万千,轻盈飞天开创盛唐飞天新面貌。北壁左侧条幅接下沿画序分;右侧条幅画十六观。右侧十六观以条幅式结构展现十六个场景,每观都以山水为自然划界。第66窟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在伯希和1908年拍摄照片中有体现,松本荣还依据这些照片做过研究。此窟西侧为十六观,东侧为未生怨,净土庄严相中三尊描绘与经文致,尤其是三位主尊周围人物画堪称杰作。第171窟东、南、北均画有《观无量寿经变》,是典型净土窟,以棋格式观经变方式体现。中间为净土庄严相,下面有九扇小屏风,绘有九品往生,边以三十二格画序分,边用十八格画十六观,故事情节较其他窟更加丰富。
在看来,经变画实际上是佛教思想传播和普及重要形式,是各佛教宗派为宣扬各自佛教思想和教义而采用艺术方法,历史上各个时期各种佛教思想、佛教宗派教义大多都能在经变画面中反映出来。虽然当地佛教文化随着莫高窟废弃而衰落,但是和佛教思想相关佛教艺术得到生根、繁衍、发展、传播。
在看来,几乎每铺经变画就是个大课题,等待着研究者破解和阐释。有时候在个洞窟内,既有弥勒净土变,又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法华经变等,甚至多达十多铺经变,研究起来就更复杂。经变画艺术形式上变化,固然与佛教艺术本身有关,但更重要是与中国佛教思想和佛教宗派发展历史有关。例如,敦煌石窟净土变传承与变化正反映中国净土宗从萌芽到最终形成历史,反映唐代及其以后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民间兴盛与传播历史。
敦煌石窟营建历史,适逢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石窟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以佛教为主题艺术,从建筑到窟内壁画和塑像,都是具体佛教义理、佛教思想载体和反映,都是为弘扬佛教教义和开展佛教活动服务。所以,们现在做石窟研究还应该进步加深对敦煌佛教主题内容研究力度和深度。
榆林窟稀世神品
榆林窟许多壁画也是精彩绝伦。于右任当年参观敦煌莫高窟后,兴致勃勃地去榆林窟。榆林窟距离敦煌莫高窟180公里左右,道路坎坷。于右任年过花甲,随从再三劝阻,但是他非常向往榆林窟壁画艺术,不顾路途遥远艰险,乘坐大轱辘车前往参观。他看榆林窟壁画之后,称赏不已,面对榆林窟幽静沟谷,湍急水流,还写下四首《万佛峡纪行诗》。其中有首:“层层佛画多完好,种种遗闻不忍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