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夔《鬲溪梅令》里,西湖好像就是个故事结尾,像已经散场但还没有拆掉舞台,有无限虚无之感。但是在苏轼《八声甘州》里,西湖是另个样子。
八声甘州[216]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沾衣。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苏轼和僧人之间传说,最著名就是苏轼和佛印之间。这首词是写给僧人道潜,就是参寥子。词这种文体很有趣。这样短个结构,里面既可以藏纳非常空灵内容,像姜夔词,又可以藏纳很具体、很丰厚内容,就像苏轼这首词。
这首词写是什呢?当时苏轼五十多岁。其实去看他生平,就会发现和们想象非常不同。苏轼生非常坎坷。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非常喜欢他。他有种不起能力,能够同时包纳理想和现实,成功和挫折,快乐和痛苦。民间关于他传说很多,这也是因为他给人种洒脱、愉悦印象。如果只听这些传说,们会误以为苏轼愉悦和洒脱来自对痛苦和灾难豁免,其实他只是具备能够在痛苦和灾难中依然保持乐观能力。觉得这和他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中国古代读书人写自传时,常常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受到父母严厉管教事,但是苏轼父亲不是这样。他父亲苏洵年轻时并没有好好学习。他大概就像个家里稍有财产,又受父母溺爱年轻人样,对读圣贤书没什兴趣,对嬉闹玩耍行侠仗义却充满无数幻想。他学习剑术和纵横术,还到处结交朋友,结婚七八年之后还在做仗剑天涯春秋大梦。他父亲,也就是苏轼爷爷苏序点都不觉得儿子这样有什不对,因为苏序也好不到哪里去。苏洵自己在族谱里写苏序是“喜为善而不好读书”。这个老爷爷是著名放浪不羁加乐善好施。他儿子苏涣考试考中,官衙人很体面地来送告示、公服、笏板等物品,半道上碰到正好在喝酒苏序。苏序读完告示很高兴,就打发官衙人回去,决定自己把这些东西搬回去。他把告示、笏板、官服和喝酒时没吃完块冷牛肉起塞在布袋里,让村童扛着,他自己衣衫不整地骑头驴走在前面。全城居民闻讯出动,看到这幅景象都快要笑死。不守礼法也就算,他还爱好拆庙,四川有很多民间祭祀杂神,苏序不知为什和个叫茅将军杂神杠上,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