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遗憾是什呢?是“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在“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时代,他用这多感情怀念远方人,却并不是为忧国忧民或者高谈义理,虽然他其实是个非常有情怀和思辨诗人。他只有个最简单要求——什时候们能够把席子挪近点,来说那些最普通家常事。那席之地,如同时代汪洋中条船,在宏大历史背景之下,尤显平凡人情况味。
对陶渊明来说很难事,小鸟随随便便就实现。“翩翩飞鸟,息庭柯”,小鸟根本不需要间庭院、张竹席,甚至不需要棵“枝条载荣”大树。庾信《小园赋》说:“若夫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52]它用极度夸张手法来讲适性安贫理想,但这事小鸟真能做到。“敛翮闲止,好声相和”,这两句很优美。鸟是很容易被惊扰,但它们很安定地收拢翅膀、悠闲地停在小枝之上,毫无警惕之意。它们语调优柔、互为应答,仿佛“醉里吴音相媚好”[53]白发翁媪,其中正蕴含着人类所艳羡“岁月静好,现世安稳”[54]之意。
从对双春鸟艳羡中,陶渊明转回“思亲友”这主题:“岂无他人,念子实多。”也许是春鸟呢喃相亲之态将他对情感体知引向更为真粹深刻层次,所以在那面目模糊亲友良朋群体叙事中,忽然有个确定“你”凸显出来。那个能引起想念人是真实存在,不仅是内心投射。这句话冲破任何形式顾影自怜,朝向个切实他人,使这首诗人情味达到顶点。但同时,清晰意识依然君临于情绪之上——并不是任何驱赶孤独往来都值得追求,如果不能与你促膝说平生话,宁可选择“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虽然这种孤独之乐是带有缺失。从热望到冷静到遗憾,这句中包含三个层次。
最后,陶渊明把这首诗停在“愿言不获,抱恨如何”,意思是“每次想念你都同时意识到无法见到你。想念不能停止,这样遗憾就次又次地袭上心头”。
陶渊明很多诗是可以直接看到思考、意旨和人生方案,可是这首诗没有。它非常松散,只是记载着此时此刻涌现在心头感受,从天上云讲到手里酒,从“东园之树”讲到“翩翩飞鸟”。序最后句“愿言不从,叹息弥襟”与正文最后句“愿言不获,抱恨如何”意思类似,构成个循环,更显现情绪之流无始无终。在探寻深意同时,讲解者情绪本身流动性会被打断,这就是讲解《停云》难度所在。
清代张谦宜是雍正做皇子时老师,他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