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转化为财富;他们想要保护自己专利权也没有成功,从而过着拮据生活。当1778年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去世时,他仅仅获得项由“手工制造业促进协会”(SocietyfortheEncouragementofArtsandManufactures)颁发奖励,而他孩子们仍贫如洗。只有阿克莱特从他发明中赚得财富,在不同地方建立些棉纺织工厂。然而越来越多英国制造业者接受这些新技术。而且,英国如此高度重视这些发明价值,以至于1786年后近半个世纪里,从英国出口这些技术被视为非法。从此开始,技术进步成为种常态:通过提高人类劳动生产率而可以获得利润。事实上,这将成为工业资本主义个标志性特征。
历史学家乔尔·莫吉尔(JoelMokyr)、帕特里克·奥布赖恩(PatrickO’Brien)以及其他很多人将这些新机器称为“宏观发明”(macroinventions),这些机器不仅提高人类生产效率,而且改变生产流程本身性质:机器开始规范人类劳动步调。19由于机器依赖集中能源,需要宽敞空间,生产环节由家庭转移到工厂。工人以史无前例规模和机器起集中在中心地带。过去外包制商人曾经走村串户地寻找劳动力,现在工人主动找到制造商来寻找工作。
棉纱生产机械化创造出个全新实体:棉纱厂。尽管这些棉纱厂规模差别很大,但都有个共同特征:靠近流水。而为控制流水能量,人们要建立水坝,要在河流陡峭之处开个切口,使得水流穿过水车。水车驱动穿越整个工厂轮轴,不同大型皮带可以连接到轮轴上,也可以取下来,以驱动不同机器。与其前辈不同,棉纱厂基本功能不仅是集中和控制劳动力,而且还要安置系列复杂机械。到18世纪80年代,些工厂面积非常大:长200英尺,宽30英尺,高四到六层,矗立在乡间,十分醒目。20
这些工厂纺纱生产需要三道基本工序:打轧(willowing)、梳棉(carding)和纺纱(spinning)。第步工作,由工人(通常是女性)将生棉在有网眼桌面上展开,用棍子击打原棉,以除去枝杈、叶子和灰尘等在轧花时没有去除杂物。由于这过程中会有很多易燃棉花微尘搅入空气中,所以该工序般不在主厂房,而是在毗邻建筑中进行。在棉花清理好后,集中在工厂底部楼层中系列机械将原棉转变为“粗纱”——种弱捻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