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自己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太喜欢这样方便“标准答案”;因为战后创伤太多样,们能细细审问,只有塞林格已经拿出来文本。
类似答案还有宗教。所有聊塞林格人都“知道”他“信”吠檀多。吠檀多教义里有人生四阶段,学徒、成家、退出社会、放弃世界,还要信徒拒绝女人和黄金,让他们工作不求回报。说好像们正面对个“吠檀多化身”。但就像对于战争样,们难以确认塞林格自己到底信哪几条,至少教义就没法解释他那些情书,以及他为不让别人写他,打旷日持久官司。这些理论就像们发现把精美绝伦钥匙,欣喜若狂地拿来恭维那把其实未必那深奥锁。其实宗教更像是塞林格盲目追求完美种延伸,因为它无外乎也是在没有答案地方提供答案,提出些不可能完全遵循标准,并且对达不到这些标准人气急败坏。塞林格最后几个中短篇,都在着魔般地写格拉斯家几个天才儿童,让他们开宗教讲座,制定处世之道,也就是塞林格厢情愿想把自己中年智慧放在少年童真里。如此聪明、如此细腻群孩子都活得如此痛苦,人间果然不太值得。其实塞林格也知道这种写法不自然,从《九故事》最后篇《泰迪》(Teddy)到后来成书四个“格拉斯家族”中篇,里面到处是作者种“偏要这样”任性。直到1965年他最后次发表作品,《哈普沃思16,1924》(Hapworth16,1924),占几乎整整期《纽约客》让七岁西摩·格拉斯开书单(就是三十岁在《香蕉鱼》里z.sha那位),就很像辞职以后最后个工作日搞破坏。
谈论塞林格能提醒们,读者之间对伟大文学理解是多不同,而们想给伟大文学下定义时候又是多捉襟见肘。即使们把标准降到几乎肯定错误底线—能让你觉得它是在写你就是好书,也没多大帮助,因为这样逻辑几乎就把《麦田》锁进“青春文学”书橱,至少不愿和个完全跟霍尔登心心相印成年人商量什是伟大小说。聊书是捕捉微妙区分。但不管们怎努力区分每次阅读同本书时不同感受,区分作者技巧上胜利和他个人性格缺憾,聊到最后,终究还是隔着读者自己层层叠叠成长和好恶。或许霍尔登在这点上还是很有建设性:对你来说,书好不好还是看你读完想不想跟作者打电话。
2019.4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