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个形式它怎产生,发展变化到最后衰落,他讲就是有史感觉,能够连起来。像们那个现代以来文学史,它没有史感觉,它就是每代反驳前代,然后呢就发现个现象啊,就是们文学史上作家,大都是年轻作家。
王安忆:很少能找到终身写作。
张新颖:就是年轻时候反叛嘛,你成就是在反叛时候确立。所以你看们文学史上作家,从第代开始,除鲁迅年纪比较大,因为鲁迅从事创作比较晚,三十八岁写《狂人日记》,其实大都是很年轻,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百年文学史讲作家,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觉得这个是很有意思。这是们个比较特殊现象,真正文学史不应该是这样。
王安忆:就讲,们中国真正意义上职业作家很少,三十岁还没进入职业写作就退场。
张新颖:有时候就开玩笑说,们文学史是个青年文学史,基本上是个青年文学史,偶尔有那几个不年轻就是非常好,像冯至二十几岁时候写诗,也就是年轻人诗,但是他四十岁写诗,写《十四行集》,就是特别好东西。讲个四十岁作家作品,这在们文学史上不多。这个和们代代反叛其实是有关系。
王安忆:觉得个是反叛,还有就是政治不稳定。
张新颖:还有个就是们文学标准,就是们会特别注意,们文坛会特别注意那个新东西。求新求变似乎成个强迫性机制。
王安忆:还与们没有发生浪漫主义运动有关系,其实西方现代媒体也是很发达,可是他们在整个浪漫主义运动里已经培养起书评、画评、乐评、剧评,已经形成经典批评传统,即便是有媒体出来喧嚣也不要紧,它还有个更加主流性评介,似乎们中国没有这个酝酿评介系统过程,就直接进入媒体时代,所以们今天什文艺批评哪,就是媒体啊,没有严格批评,就是个原因;还有个原因,又回到方才说源上来,说你看西方作家作品都是那套着来,你会觉得他们没有独创性,而们特别强调独创性,过于强调独创性。说文学家就是工匠,就是在做活,做到定程度量变自然会有质变,但这个量也许要代人,甚至几代人去完成。们强调独创性,这已经是们艺术评价个标准,这个标准它不断地要求你提供新内容,这是个机动标准,而不是个衡定性标准。
张新颖:比如说们总是会讲八十年代文学怎样,九十年代文学怎样,你讲九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