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汉法时,就是从北族政权统治华夏这个角度说:“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可以久长。”中国历史上,这种以草原征服者身份“奄有中夏”前代王朝,有哪些是成功呢?就是拓跋魏、契丹辽和女真金。许衡说:“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显然,北魏成功历史经验早已进入忽必烈知识视野。郝经对忽必烈说:“昔元魏始有代地,便参用汉法。至孝文迁都洛阳,以汉法为政,典章文物灿然与前代比隆。”
在这里讨论忽必烈对北魏历史解,或他对北魏历史兴趣,目是想解释他具体从北魏历史里学习什。他以“元”为国号,或许真如他自己解释直接出自《周易》彖辞“大哉乾元”,其灵感并不来自北魏孝文帝为拓跋皇室改姓为“元”故事,但另外个看似巧合致,就值得深思。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初定太庙七室之制”,尊皇祖成吉思汗为太祖。五年后又定太庙为八室,加上皇曾祖也速该·把阿秃儿,尊为烈祖,并给太祖成吉思汗上谥号为圣武帝,给烈祖也速该·把阿秃儿上谥号为神元帝。这种谥号在以前王朝帝王谥号里并无重复,除北魏。北魏始祖拓跋力微谥号是神元帝,力微之父诘汾谥号是圣武帝,这些都是北魏开国君主太武帝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追赠谥号。力微与其父被谥为神元帝、圣武帝,成吉思汗与其父被谥为圣武帝、神元帝,看起来似是种巧合,但个难以抗拒联想,就是忽必烈和他谋士们从北魏史获得灵感。
这个联想最大史学价值,即忽必烈怎看成吉思汗。他是否把把成吉思汗看成完成建国大业人呢?元代文士奏疏文字里,说起“国朝奄有天下”具体年数,多是从灭金算起,而那时成吉思汗已经不在,实现灭金大业蒙古大汗是窝阔台。这种算法定反映忽必烈本人对蒙元历史认识。在忽必烈蒙元历史观里,成吉思汗大致相当于北魏历史上拓跋力微,创立草原时代伟业;窝阔台至蒙哥等,大致上相当于北魏道武帝以下平城诸帝;而他自己,应该就是要以孝文帝气概,创造远超孝文帝事业。在这个历史观里,忽必烈本人是把自己看作蒙元历史第人。
杉山在《忽必烈挑战》中再强调元朝并不是个中国王朝,可是回到忽必烈本人历史认识中,们看看,他在三代至宋金历史之外寻找任何历史认同吗?他建立元朝,不就是要接续宋金历史吗?他并没有企图否定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