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再四提到。他指出来,朝廷有道,皇帝定是想办法接近每个人。比如说,唐太宗在位时(唐太宗可以说是中国四千年来最好皇帝),他许每个人到宫廷进言,甚至无官无职老百姓也在内。若有人说有话要见皇帝,宫门守卫人员不许阻拦。苏东坡提醒皇太后,在本朝初年皇帝允许低级官吏谒见,甚至平民亦蒙接待。而今可得见到太后人只不过十几个人,那十数人岂能尽知天下所发生事?倘若那十数人赶巧都是庸碌之辈,或不敢把真实情形奏闻,皇太后必致相信天下百姓安乐无事。天下情形岂不糟糕!诚然,别*员也可以上表进言,但是那些表章进皇宫,也就石沉大海。皇太后若不亲自召见,又怎解所讨论问题?再者,还有好多事,是不能写在纸上见于文字。有事情有时万分复杂,次讨论未必弄得清楚,何况只凭道表章!在另道奏章里他说,马生病,不能以言语表达,“人虽能言,上下隔绝,不能自诉,无异于马。”
但是文人若不能独立思考,无批评勇气,言论自由也终归无用。就只在这点上,他赞美欧阳修而非难王安石,因为欧阳修激扬清议,王安石则压制清议。苏东坡极其担心当时暮气沉沉,读书人已经忘记用头脑思索。这段时期,在他给门人张耒封信里,他说:“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在哲宗元佑元年(○八六),苏东坡总算把青苗贷款法完全废止。年初,四月里,皇帝下道圣旨,对于这种政治措施勉强改革些,常平仓稳定粮价办法予以恢复,而青苗贷款仍然贷于人民,只是款额则以仓谷价值半数为限。朝廷如此改革,原出好意。这样,禁止官吏像以前那样进入农村,召集开会,把官款分配给农民,也禁止小吏按家去催逼捐献。在苏东坡看来,此种不彻底措施,还难令人满意,其流弊也不减于过去。在八月初四,他又给皇帝上表,第请求将青苗法完全废止,第二请求将赤贫百姓之欠债,包括本金利息在内,律宽免。他又将四月份之改革措施比如偷鸡贼,此贼自称将改过向善,以后每月只限于偷鸡只,这是引用《孟子》上典故。他表文里说:“臣伏见熙宁以来,行青苗免役二法,至今二十余年。法日益弊,民日益贫,刑日益烦,盗日益炽……又官吏无状,于给散之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