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好几千人,当地十分热闹,在“龙水”未到时,已然阴云密布,天空昏黑。老百姓等好久,雨硬是不肯下。苏东坡又进城去,陪同宋太守到真兴寺去祷告。在路上,他看见团乌云在地面低低飘过,在他面前展开。他从农夫手里借个篮子,用手抓几把乌云,紧紧藏在篮子之中。到城里,他祷告乌云诗里有:“府主舍人,存心为国,俯念舆民,燃香疆以祷祈,对龙揪而恳望,优愿明灵敷感。”祷告已毕,他又和宋太守出城去。他俩走到郊区,忽然来阵冷风。旗帜和长枪上缨子都在风中猛烈飘动。天上乌云下降,犹如群野马。远处雷声隆隆。正在此时,盆“龙水”到来。苏东坡和宋太守前去迎接“龙水”,把“龙水”放在临时搭建祭台上,随即念篇祈雨文,这篇祈雨文和其它祭文至少还保存于他文集里。仿佛是有求必应,,bao雨降落,乡间各地,普沾恩泽。两天之后,又下大雨,接连三日。小麦、玉蜀黍枯萎秸茎又挺起来。
现在欢声遍野,但是最快乐人却是诗人苏东坡。为纪念这次喜事,他把后花园亭子改名为“喜雨亭”,写篇《喜雨亭记》,刻在亭子上。这篇文章是选苏东坡文章给学生读时,常选篇,因为文笔简练,很能代表苏文特性,又足以代表他与民同乐精神。
这件事之后,太白山山神也升官,又由皇帝封为公爵。苏东坡和宋太守为此事再度上太白山,向神致谢,又向神道贺。次年七月,又有大旱,这次求雨,却不灵验。苏东坡失望之余,到幡溪求姜太公神灵。姜太公神灵直到今天还是受老百姓信仰。姜太公在周文王时是个贤德有智慧隐士,据稗官野史上说,他用直钩在水面三尺之上垂着钓鱼。据传说他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饵,那是鱼自己过错。普通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是此意。
苏东坡此次向姜太公求雨是否应验,并无记载。但是不管信仰什神,信佛也罢,信棵得道老树桩子也罢,这并不是怀疑祷告不灵理由。祷告不灵永远无法证明,因为根据佛经,若出什毛病,总是祷告人不对,普通是他信心不足,所谓“诚则灵”,便是此意。所有神都必须要显出灵验,否则便无人肯信。再者,祷告也是人根深蒂固天性。祷告,或是具有祷告那种虔诚态度,毕竟是很重要;至于是否灵验,那倒在其次。
无论如何,后来苏东坡做其他各县太守,只要事有必要,他还是继续祷告。他知道他此种行动是正当无疑。他也就相信神明必然会竭其所能为人消灾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