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什关系?”
等老方丈进来,他认得出姚老先生,他说:“大哥,不知道您就是王府花园主人哪!十天之前您不是在们西山庙里住过吗?”
姚老先生说
往南到天台,到普陀。”
木兰热情激荡,不胜羡慕之至,她说:“您若当初让知道,定跟着您去。”
父亲回答说:“你怎可以去?你们年轻人要坐船坐轿。上华山要爬万尺高,到四川峨眉山是来回步行。”宝芬二女儿问:“爷爷,您到普陀岛,是不是在水上走过去?”
姚老先生说:“也许是在水上走过去,也许不是。”他话说得那严肃,脸上那脱俗,小女孩儿真觉得祖父是个神仙圣徒。
姚老先生从容微笑说:“在华山从只老虎前面经过,望望它,它望望,它偷偷溜走。告诉你们,孩子,这旅行,半是游山玩水观赏风景,半是自求解脱。这两个目是不可分。也许你们不明白。自解脱基础在于身体锻炼,人必须无钱无忧虑,随时死就死。这样你才能像个死而复生人样云游四方。你要把每天,每刹那都当做苍天赐予,你必须感谢上苍。你身上不带钱,则盗贼不近身。但是你不能这样子旅行,那就必须把身体锻炼好——你手,你脚,最重要是你胃。必须能够找到什吃什,或者能挨饿,不吃东西。必须室内室外都可以睡觉,不管什天气都能忍受。你若没有这个身体,就不能旅行。”
大家问:“到哪儿找东西吃呢?”
“在路上向人家乞讨,村里人对老人很慈善。能躺在硬石头上过夜。到庙里,人家总是给饭食住处,因为身上带有五台山正式盖有印章法牒。随身带着药,到庙里就送给庙里部分。在四川树林子里,看见长在老树桩子上银耳,们药铺卖银耳赚好多钱,就是那种东西。”
老爷回来消息全家都知道。仆人们,旧,新,都来看这位长者。宝芬父母也来看他,恭维他是“高僧转世”。他脸上皱纹很深,面如风吹雨打中红铜色。他虽然是七十二岁,但是步履轻快,声音洪亮而微带柔和,目光则神彩照人,如往昔。他说曾经在黑暗中锻炼目光,所以在夜间走山路,毫无困难。
那天晚上虽然是银屏忌辰,全家宴饭欢乐,为前所未有。姚老先生仍然身着道袍,坐在席上吃鱼吃鸡,仿佛并没有出家。
宝芬父亲说:“您到底是不是已经得道?”姚老先生回答说:“不是。路之上,只是个乞丐。有时连青菜也没得吃。那时候儿有人给鸡吃,就得吃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