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论作为研究人员资质,佃作为名经营者,实力也
父亲年事已高,财前也不再与他争吵。不过直到现在,他还会经常冒出这样想法:如果当时自己离开帝国重工,继承家业,事情会变成什样呢?
如果他利用自己在帝国重工积累经验和人脉回家当社长,父亲公司最后会如何呢?
至少应该能避免父亲死就被清算命运吧。
父亲死后,由于无人继承,他创建公司也走到终点。卖掉厂房所在土地,到手几亿日元,不过基本都花费在支付员工退休金和偿还银行债务上。最后只剩下栋房子和笔足够母亲养老存款而已。
“你这自说自话,说完就满足吗?”财前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喃喃说出过去争吵时常对父亲说话。
到工作上不顺心,父亲就会说:“谁叫你不继承自家公司。”他也毫不客气地顶撞:“那也比自家公司强百倍。”然后两人大吵通。
大学毕业后,财前对父亲记忆就只剩下争吵。
“怎样,是时候回来吧?”
过六十五岁,父亲感到精力衰退,便对他说起过这样话。可能人上年纪就强硬不起来。
别地方再怎好,给人打工也不顺心吧。你也该明白自己当老板好处——父亲还说出这种话。
不过,现在财前怒火不再指向父亲,而是佃。
佃向他提出要求,就像父亲跟他说过话那样任性且脱离常识。
但与此同时,他发现件事。
佃做出跟自己相反选择,他继承父辈公司。
资料显示他是七年前成为社长,应该是从研究所辞职,中途转向经营者吧。财前手上佃制作所资料还告诉他,佃继任社长后,公司营业额就迅速上升。
开什玩笑,财前想,谁要继承你公司啊。
父亲直很大男子主义。只要劲头来,哪怕是深夜都会马上离开家,到不远处工厂里独自默默工作。要是心情不好,他就会大发雷霆,他说,别人绝对不能说二。
父亲坚信只要品质优秀,订单就会自己找上门来,结果跑去毫无关系大公司谈业务吃闭门羹,就对年纪尚幼财前和母亲撒气。还有次为开发新产品投入大量资金,最终研发失败,连员工奖金都付不起。明明是他自己责任,却句“对不起”都没有,把家人和员工都当成日常生活中个零件来对待。
对父亲反感和受到伤害根植于财前心中,已无法轻易消除。
不过,就在他年复年随便应付父亲规劝时,情况也点点发生改变。父亲经营公司每况愈下,重整旗鼓可能性越来越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