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作家如此败笔之余,不禁要呼唤复仇女神来为们祛除任何不必要由弟及兄同情!
维克多·雨果仍然是伟大人道主义者。二十九岁,他就已经开始超出他原来哲学,寻求人性以外更多东西,或者说,人性里面更深东西。果然,无论是克洛德,还是卡席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人,他们内心分裂、冲突,反映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2)(即使在卡席莫多那样混沌心灵中,理性光芒仍然不时外露,他那声“圣殿避难”呐喊绝不说明他是个白痴!)之间,庞大沉重黑暗制度与挣扎着脆弱个人之间分裂、冲突。而这种反映,是通过曲折复杂方式,交织着众多纠葛,历经反复跌宕。——唯其如此,雨果这位巨匠才把这场悲剧刻画得深刻感人,按照某些传统评论家说法,甚至“恐怖气氛渲染得极为出色”。间断三十年(1831年至1861年)(3)之后,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更为成熟,若望·华若望悲惨生,远远不是人性内里冲突达至不幸解决所能解释;他最后那样悲天悯人地圣化,看来有违作者初衷,是早已超越过什主教感化、内心中善战胜恶结果,而是这个苦命人痛苦地感受和观察社会生活,因而明辨善恶、善善恶恶有意识行为。
(2)即,被中世纪人夸张地称为“科学”那个东西。
(3)这中间,雨果全力以赴写诗和剧本,(除篇不为后人道及《克洛德·葛》之外)中辍写小说。
笔下人物如此作为,正是作者本人明辨善恶、善善恶恶使然。说雨果是伟大人道主义者,尤其是因为他不仅揭示出人性冲突中实在社会内涵,而且自己就在生活中断然作出抉择,强烈地爱所应爱、憎所应憎(4),并在作品中以引人入胜笔法诱导读者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如果说这恰似雨果自己津津乐道“良心觉醒”,这个觉醒在《巴黎圣母院》中即已开始。青年雨果是以这种“内心声音”,而不是以其他什声音,迎接他“而立”之年。
(4)雨果对几次重大历史事件——1848年资产阶级g,m、1852年小拿破仑称帝、1871年巴黎公社等等——态度,是人们熟知,无需赘言。
道貌岸然堂克洛德就是恶魔化身。这还不仅仅在于他*秽、不纯洁、不信上帝、叛教、致无辜者于死命,还不单单在于他个人作恶多端、行妖作祟,而在于他代表着野蛮宗教裁判,横扫切捉鬼(lachasseauxsorcières或witch-hunting)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