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夏米索寓言故事这种影射倒丝毫不是什严重事,但是“施莱米尔”这个形容词是半德语半犹太语方言组成部分,在自己家里用用,叫布洛克先生心花怒放,但是在外人面前,他觉得太庸俗,不
知道得清清楚楚,以至每当贝戈特在戏院里或俱乐部里远远看见他时,总是回避他目光。圣卢面孔绯红。因为他考虑到这个俱乐部大概不是自己父亲曾担任主席赛马俱乐部。另方面,这可能是个相对说来很封闭圈子,因为布洛克先生说:如今贝戈特要去话,人家是不会接待他。所以圣卢诚惶诚恐地生怕“低估对手”地问道,这个俱乐部是不是王家街那处。圣卢家族认为那处是“不上等”,他知道有某些犹太人在那里受到接待。
“不是,”老布洛克先生回答,副不在意、骄傲而又羞愧神情,“是个小圈子,但是令人愉快得多.叫加纳什俱乐部。那里人对画廊评头品足相当厉害。”
“俱乐部主席不是鲁弗斯-以色列爵士吗?”小布洛克向父亲问道,为是给他提供个机会,叫他撒个体面谎,同时他也没有料到,这位金融家在圣卢眼中并不具有在他家里人眼中那样威信。实际上,加纳什俱乐部根本没有鲁弗斯-以色列爵士,只有他手下个雇员。但是这个雇员与自己老板关系非常好,他可以使用大金融家名片。布洛克先生要出门旅行,那条铁路董事长正好是鲁弗斯-以色列爵士,那雇员便送张名片给布洛克先生。因此老布洛克常说:“到俱乐部去,向鲁弗斯-以色列爵士请教下。”那张名片叫他把列车长搞得晕头转向。
各位布洛克小姐对贝戈特更有兴趣,谈话又回到他身上,而不是继续谈“加纳什”。妹妹以极其严肃口吻问哥哥:
“这位贝戈特确实是令人惊异个椰子①吗?他是属于大人物,维利埃②或卡蒂尔③那样椰子类吗?”她认为,为说明有才华人,除她哥哥使用那些词语以外,这世界上便没有其它词语。
“在好几次彩排时见过他,”纳西姆-贝尔纳先生说,“他很笨拙,是施莱米尔④式人物。”——
①“椰子”指人,用作贬意。但布洛克妹妹此处并不带有贬意。
②(——1889),其作品受到巴那斯派诗人欢迎。
③卡蒂尔-孟戴斯(1841-1909),被认为是巴那斯派创始人。
④这是祖籍法国德国作家夏米索(1781-1838)作品《彼得-施莱米尔》中主人公,他将自己影子卖给魔鬼。在犹太-德国土话中,“施莱米尔”意思是“白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