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文轩(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话题得从作品中人名说起。樱空释、梨落、星旧、泫榻、岚裳、蝶澈、潮涯、迟墨、片风、皇柝、渊祭、剪瞳、离镜……不要小看这些名字。篇作品中字句,其实都可闪现这篇作品风采。篇作品写到什份上或者说处在什格上,光看里头几个人名就能有个判断。说起来,这可能有点玄虚,然而,在阅读经验里,却是被反复证明事实。事情就是这样奇妙,东西好坏,格调雅俗,有无特别艺术用心,竟然会反映在篇作品所有方面。《幻城》中这些名字,都是很有讲究。不是什人想有讲究就能有讲究。讲究得有讲究力量与才能。这些富有意境字以及这些字出其不意组合,其背后是个人才情、天趣、知识、智性与创造力。而当这些名字成为整篇作品有机部分和谐如汤汤大水滚滚向前时,就更能体现出个书写者能耐。
使人感到惊讶是,写出这些人名、写出这篇作品作者,竟然是个岁数不大人——还算是个小人儿。
面对这样作品,心中满是困惑,不是怕将话说小,而是怕将话说大成为捧杀刀手。这些年,总有点战战兢兢,生怕写害人笔墨。但,面对这样作品,却又无法回避个事实:它确实是很可被说道。想来想去,还是取个唯物主义做法:直接面对文本,且不管它作者到底是谁。这些年,为些才气少年写过些文字,实在无意去捧杀,至于说后来怎形成捧杀局面,则就与无关。以为说都是实话。
这是本奇特书。边是火族,边是冰族,边是火焰之城,边是幻雪帝国。作品属于纯粹虚构。对虚空虚构,其实比对现实摹写更难。相对于虚构能力,以为摹写能力只是个基本能力,而虚构才是更高层能力,而且是区别文学是否进入风光境界能力。中国文学可检讨之处,就正在于若干年来停滞于摹写,而无法将文字引入虚构。中国本有"红楼"与"西游"两大小说传统,但到后世,既未能接通"红楼"之血脉,也未能将"西游"之精神承接下来。摹写是浮皮潦草,而虚构之能力基本衰竭。结果使中国小说几十年如日地平庸,赖在地上打滚,少有飞翔快意与美感。在如此情景中读《幻城》,自然是种喜悦与安慰。《幻城》来自于幻想。而这种幻想是轻灵,浪漫,狂放不羁,是那种被称之为"大幻想"幻想。它场景与故事不在地上,而是在天上。作品构思,更像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