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方老伯连连点头说,“听说过,去油田时候听说过。”
宋坤问:“方大娘呢?”
“让老二接到县城去住。”方老伯说,“你大娘身体不好,家里没敢让她去油田,怕她受不住,可她还是大病场。这儿天家里不断有人来,都是子云朋友,也有报社记者。怕她再受刺激,让老二把她接走。”
宋坤问:“您还记得叶红军吧?那个北京人。”
“记得,记得。”方老伯答道。
样结束,没有喝口水,抽支烟,甚至连礼节性问好都没有。然而,就是这样会面却决定系列重大问题。
碾子庄位于三河县南部,虽然庄内已看不到早年那些茅草房,但青砖灰瓦四合院依旧保持乡村文化特有韵味。方子云家坐落在村东头,门前那条名叫“小青河”河水从容、恬静地流着,春天嫩绿色映在河面上,使河水显得格外清丽。
这里就是方子云出生地方。也许正是这块清丽水土赋予方子云灵气和性格。
方子云父母都是厚道耿实庄稼人,有三儿女四个孩子,方子云排行老大,另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个在县城,个在天津,眼下只有个尚未出嫁小女儿在家里守着他们。
宋坤和夏英杰是上午十点到达碾子庄,宋坤见方家院子里摆张方桌,上面放着茶水、香烟,桌旁坐着方老伯和两个城里人装束青年。显然,这里已经有客人。
宋坤说:“叶红军有事不能来,托给您带点东西,请您原谅,有机会他定亲自来看您。”
听到“宋坤”和“夏英杰”两个名宇,桌旁两位青年显得非常感兴趣,也站起来上前招呼。经过介绍,这两位都是北京诗人,位笔名叫“古峰”,位笔名叫“河川”。其中古峰还在玉南油田见到过
方老伯以前见过宋坤,有印象,马上站起来上前迎客。
在宋坤印象里,方老伯是位饱经风霜却身板硬朗老人,双眼睛炯炯有神,脸上带着慈祥、朴实微笑。今日见方老伯简直是判若两人,他眉毛、胡须和头发全白,面容清瘦,脚步迟缓,副大病不愈模样。失去儿子悲痛给老人带来打击可想而知,老人干枯眼睛里已经找不到点水份,只有哀伤。
宋坤心骤然揪下,心情更加沉重,愧疚、同情、惋惜,什滋味都有,他像罪人样看着老人,甚至不知道应该对老人说些什。
“你是……宋坤吧?”方老伯有些迟疑地问。
“是。”宋坤上前扶住老人,又介绍道,“这是夏英杰,和子云是同事,都在报社工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