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法事原指佛教徒念经、供佛类活动。这里指和尚、道士超度亡魂迷信仪式,也叫"做功德"。
〔4〕《沉沦》小说集,郁达夫著,内收中篇小说《沉沦》和短篇小说《南迁》、《银灰色死》,九二年十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这些作品以"不幸青年"或"零余者"为主人公,反映当时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压抑下忧郁、苦闷和自,bao自弃病态心理,带有颓废倾向。
〔5〕吃素谈禅谈禅,指谈论佛教教义。当时军阀官僚在失势后,往往发表下野"宣言"或"通电",宣称出洋游历或隐居山林、吃斋念佛,从此不问国事等,实则窥测方向,伺机再起。
〔6〕《史记索隐》唐代司马贞注释《史记》书,共三十卷。汲古阁,是明末藏书家毛晋藏书室。《史记索隐》是毛晋重刻宋版书之。
〔7〕"日不见,如隔三秋"语出《诗经·王风·采葛》:"日不见,如三秋兮。"
纸糊指挥刀,骨瘦如柴灰黑脸旁,是顶金边军帽。
三个亲人扶着棺沿哭场,止哭拭泪;头上络麻线孩子退出去,三良也避去,大约都是属"子午卯酉"之。
粗人打起棺盖来,走近去最后看看永别连殳。
他在不妥帖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微笑,冷笑着这可笑死尸。
敲钉声音响,哭声也同时迸出来。这哭声使不能听完,只好退到院子里;顺脚走,不觉出大门。潮湿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轮圆月,散出冷静光辉。
〔8〕独头茧绍兴方言称孤独人为独头。蚕吐丝作茧,将自己孤独地裹在里面,所以这里用"独头茧"比喻自甘孤独人。
〔9〕"衣食足而知礼节"语出《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0〕挑剔学潮九二五年五月,作者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其他六位教授发表支持该校学生反对反动学校当局宣言,陈西滢于同月《现
快步走着,仿佛要从种沉重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隐约像是长嗥,像匹受伤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石路上走,月光底下。
九二五年十月十七日毕
〔1〕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
〔2〕"承重孙"按封建宗法制度,长子先亡,由嫡长孙代替亡父充当祖父母丧礼主持人,称承重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