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来自重庆复旦同学合影,1947年春。重庆复旦校部迁回江湾原址,改私立为国立复旦,校园里来很多讲四川话同学。
于子彬院前留影。
那个时期,组织上介绍程在《时事新报》当记者,不久却遇到报社发不出工资,全体记者罢工。这期间该报载
皮箱。也曾随他起参加国民党市府记者招待会,去过他新住处—报社宿舍(今延安东路),那是机声隆隆印报车间旁个小间,当时想,周围这嘈杂,晚上怎睡觉?看他西装革履,整整齐齐样子,觉得他日子并不好过。
从初中到高中,接触男同学不少,对待他们,就像是对朋友那种“同学之交”,仅对唐凌生产生过短暂感情。对程维德也样,认为他只不过大七八岁,富有社会经验而已,在这种自然交往里,却不知不觉产生好感。
九四六年暑期,朱维基先生已去山东根据地,程维德住胶州路康脑脱路间平房,去看过他数次,谈得很投机,感觉他有不平凡经历,性格坚毅,待人和蔼可亲,社会经验丰富,读书比多,文笔老练,对文学有共同爱好,对些事情观点也相似。程维德家从盛到衰,家则相反;只是单纯学生,他有复杂经历。在们谈论中,他很少谈及曾经有过艰辛痛苦。心里丝毫没有想过他家有没有钱。不懂生活艰辛,即使最困难敌伪时期,物价飞涨,民众吃“六谷粉”,家仍然衣食无忧,只是不吃大米,每餐改为冷就发硬“洋籼米”,没尝过吃不上饭滋味。
以后略微知道,在吴江黎里镇家中,他还有母亲要供养,知道他有个好友萧心正,他们倾向**党,至于目下究竟干些什,不甚清楚。
有天俩闲谈时,突然走进男女,男年龄稍大,女青年秀气美丽。程维德介绍说,都是他同乡老友,以后才知道,抗战爆发时,这位女青年与他起参加“武抗”(华东人民抗日武装义勇军),后因病回沪治疗,他们当年曾是恋人,后来分开。
这年暑假,常常隔几天就和程维德相会聊天,总是在中饭后,太阳热辣辣,雇轮黄包车去他居处。有天傍晚,们从胶州路步行到静安寺。人行道上摆着不少地摊,叫卖质高价廉美军剩余物资,有罐头午餐肉、“克宁”奶粉、军用皮带、水壶,记得买个墨绿色军用钱夹,布料结实别致,用它很多年。
18岁,考入私立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
胶州公园,1945年秋。
复旦迁入江湾之初,于女生临时宿舍内外所摄。
和同学们在校门口,1947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