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不是象牙塔,也不是好莱坞大电影,孤胆英雄是走不远。
蔡教授现在提供给杨锐仪器,也是给杨锐个暗示和提醒。
以杨锐目前成绩,蔡教授是不会直接说你该怎做,杨锐若是不听,或者不想听而听,两个人都会不愉快。
但就蔡教授经验来看,越早开始培植门人门生学者,日后成就便越大。
那些根系如榕树般学者,就算只能做出般性成就,但到老时候,他门人门生也有可能将他推上更高舞台,说不定就把诺贝尔奖当终身成就奖给发。而有若浮萍学者,或者更糟,那些成长期间与整个树林争抢养料,就算是能做出世界性成就,拿到诺贝尔奖机会也是无比渺茫。
目倒是可能。”
杨锐这下子明白,连忙感谢刘院长。
等后者回到办公室里面,杨锐敲响蔡教授门。
寒暄过后,蔡教授果不其然提出可供分享资源。
满满两页纸仪器列表,让杨锐突然有些感动:“随便选?”
有资格拿诺贝尔奖学术成果是很多,要说都是有人操纵,那太阴谋论些,但人因素仍然是很重要因素。
就根子上来说,蔡教授其实与刘院长想法致,并不看好杨锐拿诺贝尔奖——至少最近些年不太可能拿到,但要是广植从人话,机会总会大些,至少,时间也会提前。
“首先,这个蛋白质纯化系统,拿走。”杨锐眼选中里面最贵大型仪器,用眼神看向蔡教授。
蔡教授神色不变,道:“看中就勾,勾好,给你去要。”
杨锐这下子放心,手下飞快画出六个勾,想想又画个,才还给蔡教授。
“想什呢,给你挑几样。”蔡教授说着硬话,却是很给杨锐实惠,长长两页纸,被勾选掉仪器很少。
“还有这多?”杨锐也看出来,问:“才开始选?”
“给你留着呢。这件事情上,怎说你都是受委屈。老伍也是这个意思。”
“那就不客气。”没有研究员会闲自己实验室里仪器多。就国内目前环境,研究室主任用旧进口货和新国产货,核心研究员用旧国产货和八手进口货,科研汪用没坏仪器,或者坏不够彻底仪器,就是这样科研体系,支撑着中国走60年,从中非水平,超过北非,超过南非。
对于已经做出世界级成果杨锐来说,他现在固然需要继续在科研前沿爬行,但也需要有人在后面推,来提供助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