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方面,大输液产品是药品中大宗消费品,中国到90年代初,年消费量要高达130亿瓶,整个东南亚地区消费量自70年代以来就居高不下,利润丰厚,非常适合新工厂销路窄小特点。
另方面,包装厂建起来毕竟简单,工艺要去也比制药要求低。再加上非常高产值,很适合在杨锐开发出新药以前,作为拳头产品。
在场领导们听着杨锐像是说相声似,说“双轴延伸,自动吹洗,自动灌药,自动封口,仪表程序控制灭菌,自动化微孔检查,反渗透水处理,压气式蒸馏水机,自动化包装”等词汇,个个都抖不行。
杨锐差不多讲个小时,才宣布休息,又回答连串单独问题,才找到空隙,坐下来喝茶。
王云山座位离他不远,此时才来得及好好观察杨锐。
没有再说科学院或者其他什乱七八糟事。
王云山也装作自己就是来参加现场办公,问:“药厂要生产氟哌酸吗?”
氟哌酸就是诺氟沙星,这是种应用很广泛广谱抗菌类药物,适应症极多,到30年后还普遍使用。而在80年代,它还是种刚刚开发明星抗生素,并在国内也开始使用,连普通人都知道。
关志勇道:“期是这样,另外是个国内最大包装车间,生产胶囊和大输液产品,主要是来往加工形式。”
“大输液?就是打吊针用玻璃瓶?还运输吗?”
净白脸,闪闪发亮眼神,比女儿海报里明星还要帅气五官……
“杨锐。”位身着民兵装束男人大踏步走过来。
王云山不自觉缩起脑袋。
“宁明来。”杨锐露出笑容。过来正是原西堡肉联厂技术员宁明,他后来转去西捷工厂,也是有数骨干。
宁明整整自己衣领,贴着杨锐坐下,笑道:“去看
“玻璃瓶当然不好运输。”关志勇放低些声音,道:“据说要用塑料包装,主要目标是国外,期产量就要百万瓶规模,后期可能要上到千万瓶。”
销往国外就意味着还有外汇来往,王云山这下子彻底明白。
正对门地图下方,杨锐也在说明自己大输液产品线。
按照他和捷利康协议,捷利康首期送500万美元设备过来,早已到港,当然,这些打六折或者七折二手设备总价值会比500万高些,杨锐对外宣称1000万也是来自于此。
出于个人对国内药企理解,杨锐蓝图中,首先要建设是包装车间。否则,以国内目前生产工艺,直接上马药品,最多也就是生产原料药,利润有限,不能扩大杨锐优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