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当年效率和经费开支,根本是现在耐热聚合酶组可望而不可即。
所以,杨主任也就坚持个星期,便颓然放弃。
这也让他看清自己这个本家实力,对于找寻杨锐要求更加迫切。
章乐山等其他人也是差不多情况。
实验室这种东西就像是工厂样,它从打开门那瞬间开始,就在花钱。
不过,你也不能说杨主任话是完全胡扯,耐热这个概念是没有极限,对聚合酶来说,60度是耐热,90度也是耐热,900度耐热也是耐热,所以,杨锐做出来耐热聚合酶并不是极限,杨主任仍然可以说他是做差不多。
当然,至于杨主任自己准备做出什样耐热聚合酶,是否与杨锐重复,那就是两回事。
在这方面,查院长倒是门清,脑筋转,就知道杨主任打是什主意,不置可否道:“既然不准备重头做,现在就不能节省些经费?”
“有些前期研究还是得继续下去,另外,实验室也不能就这样空着啊。”杨主任说半真半假。做耐热聚合酶是个繁琐过程,所以杨锐都是提前半年先做耐热聚合酶,再做PCR,所以,杨主任即使做好完全抄袭杨锐准备,他也得把该做准备都做出来,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担心杨锐来浪费时间,做不出结果。
当然,最重要是,杨主任和他手下人,也都是需要发表文章,好不容易拿到个新实验室,谁能忍得住不做实验?
你工作,它成本如水般流走,你不工作,它成本也如水般流走,不说设备和仪器折旧,也不说人力开支和个人欲望,就是些药剂试剂都是有保质期,些时间短药剂保质期可能只有几天,些时间长或许有几个月甚至几年,但国内80年代物流和存消情况可不像是后世,保质期年药品拿到手剩下三个月也屡见不鲜。
如果说国内药剂成本还较好控制话,章乐山等人购买批国外药剂就更是坑爹,为抢进度和赶时间,争取下批
抢杨锐项目,不就是为发文章出成果吗?这些都要通过实验才行。
就是想捞些经费回家,也同样得通过实验。
你得消耗1000块材料,才好拿500块回家吧,否则,直接拿钱回家,那不成贪污犯。
而在过去个月里,杨主任也不是没有咬牙,大喊“咱们自己做”辉煌时刻,只可惜,那就是他最辉煌时刻。
因为自己做个星期,遍阅文献之后,杨主任算是彻底明白,从头开始做耐热聚合酶,根本不是几十万经费所能支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