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项目进行到中途,没人愿意体会无米下锅煎熬。
最重要是,拥有独立实验室,也就拥有独立署名权。
杨锐独立科研小组挂靠在唐集中实验室名下,他多篇论文就要挂唐集中实验室名字。
而他以唐集中实验室名义写论文,按理还需要将唐集中写做通讯作者,也就是实验室老板。也是因为杨锐自己有钱,才能保住这个署名权,因为他自己给自己提供资金,所以自己做自己老板。
如果再过几年,各校国家级实验室纷纷成立,资源集中之下,再想有独立实验室,那就更难。别说杨锐这样个学生,就是教授们都要遭遇各种麻烦。
北大独立实验室要比普通学校来多,但获取独立实验室难度却是倍增,因为牛人更多。
例如杨锐挂靠唐集中实验室,这是早期省级实验室,目前正奔着第批国家级实验室去,旦成功,这就是全国都数得着高级实验室,别说大部分二本学校没有,运气差点本学校也可能申请不到首批国家级实验室。
这样实验室,每年几十上百万经费且不说,光是实实在在行政级别,就是现如今很难解决问题。
比唐集中弱点王永教授,他独立实验室也是省部级实验室,他虽然没有申请第批国家级实验室,但就目前发展状况来说,也就是最近三五年事。
即使是王永实验室,放在二本学校,都可以扩建成个实验楼。
“要先说自己想做项目,是吗?”杨锐摸着下巴,有种想将嗜热菌耐热聚合酶拿出来冲动。当然,也就是这股子冲动罢。
独享PCR全部利益,是杨锐既定计划。
不过,就短期利益来说,北大独立实验室诱惑性也是极大。
蔡教授微微点头,道:“们可以给你30分钟
实验室级别再低些,通常也会获得某些市级或部门级名称,但在学校里,这些最普通校级实验室,依然不是任何名教授想得就能得,没有篇影响因子8.0以上论文,在北大根本混不下去。
影响因子8.0论文,比杨锐之前发表《JMC》都要高倍,这样论文,在海外留学博士生能发出来,国内学者就很辛苦,有人甚至为此刷七八年,生生从副教授刷到教授,然后努力排队。
每名研究员都想要自己独立实验室。
因为间实验室里首先有大几十万仪器设备,其次有实验室编制,特别是固定实验经费。
相比每年都要申请独立个体,独立实验室固定经费,至少可以给研究员很足底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