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能订几本?”外国书籍和期刊都是相当昂贵,直到21世纪也是如此。本图文并茂大部头科研书籍,价格往往超过100美元,许多小些项目,光是这项开支就令人头痛。
而在1984年,外文书籍价格虽然会便宜些,可算上物流成本,价格只会更高,全中国
杨锐呵呵笑,又道:“不管怎说,眼见为实,您看过再说,如何?”
黄茂默默点两下头。实验室对研究员吸引力,比美女诱惑还要强烈。
杨锐为增强吸引力,更是追加道:“们现在有最好气相和液相质谱仪,DNA测序,纯化等方面仪器,已经能够完成大部分基因组学实验,你来以后就知道。”
“基因组学?”黄茂觉得这个词有些生僻。
杨锐用英语说,又将基因组学观点拿出来卖弄番。
助手,都可以游刃有余。
自然,最重要是黄茂潜力无限,颇具实力。
科研总归是要讲究天赋,杨锐到目前为止,自觉天赋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极限在哪里,他也不知道。黄茂天赋,却是经过历史证明,作为名20多年就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超级牛,他每年都会产生常人难以企及价值。
黄茂显然没有将自己摆到这高高度,他现在就是名普普通通大学老师,或许在年轻人中比较出挑,而且有层出国考察后光环,但也仅此而已。
事实上,与杨锐认识相反,黄茂作为名工农兵大学出身讲师,在大学路子反而是越来越窄,老辈五六十年代大学生看不起工农兵大学学生,新代80年代大学生,也看不起工农兵大学学生。能够出国考察,既是因为他显示出出众能力,最重要是,黄茂踩在青黄不接茬口上。
这东西到年末才是热点话题,现在却是只有几个人用基因组学这样词汇。
不过,这也说明黄茂回到中国以后,落后于世界生物技术发展。
黄茂自己也意识到此点,问道:“捷利康能提供外国书籍和期刊吗?”
“有买些,你如果需要话,们可以现订。”
“书也可以?”
他是趁着恢复高考以后大学生尚未毕业,自己又年轻优势,争取到出国考察名额,换成84年,未必那容易。
同样原因,也让黄茂在实验室里不能尽展其能。
曾经去过美国黄茂,知道私人实验室威力,在10万美元经费刺激下,黄茂不由自主问:“你这个实验室,究竟是属于捷利康,还是属于你?”
“有关系吗?”
黄茂愣下,没吭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