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比例拨款,自80年代以来,不断拉大着名校之间差距,杨锐想要好科研环境和尽可能充沛实验条件,选择北京是最划算。
刘珊用“猜到”表情,却道:“为什你去北京,就要去平江?”
“河东大学比较稳妥,北京重本比河东大学要高20分以上,不是说你考不上,是为稳妥。河东大学也是非常不错,毕业分配也容易分配到平江。”在河东省内,河东大学最低分就是重本线,而北京重本大学,即使是最冷门专业,也会超过河东省重本线二十分以上,这是因为有服从调剂存在。
刘珊扁扁嘴道:“要去北京。”
杨锐犹豫下,道:“以北京大学为目标当然也可以。”
些颤音,越是接近高考,高考志愿就越是敏感话题。
杨锐拍拍旁边水泥台,示意刘珊坐下来,道:“高考补习老师有两种,种是让学生好好学习,奋力考试,然后根据估分来决定报考学校,另种,就是这种,认为学生首先应该有个目标,然后再好好学习,向着目标奋斗,现在33天,想和你们分别谈谈。”
见不是与自己个人谈,刘珊放松不少,琢磨会儿,说道:“也不知道现在能考哪里?就想考个尽量好学校。”
这个答案,与她曾经目标已相去甚远。
曾几何时,刘珊只是想着能考个大专,今年如果还不行话,明年就考大中专。
“你是不是在想,反正不是正式报志愿,所以随便忽悠。”忽悠是刘珊从杨锐这里学来新词。
杨锐愣下,旋即道:“具体报志愿时候,肯定要根据你高考成绩来做出微调,你想去北京,目前成绩
可是现在,刘珊悄然调高自己预期,只是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而已。
杨锐微微点头,道:“觉得,你可以以重点本科为目标,河东大学,你喜欢吗?”
“挺好。”刘珊露出丝笑容,接着就问:“你会考哪里?”
“大概会去北京。”杨锐以前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景语兰去北京以后,他才发现,除非自己考去中科大,否则,北京基本就是唯选择。
相比北京,另外两个直辖市大学竞争力有限。诚然,复旦、上交大、天大和南开大学都是好学校,但无论是名气、师资还是国家拨款,都让它们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985项目以后,中央期就给清华和北大各18亿元,复旦和上交大只各得12亿元,其中半数还是市级拨款。在1998年,6亿元能做事情太多,对于非盈利机构来说,已经不是努把力就能追上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