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物答道:“唉,时兴起收不住……后面别人跟过来,老泰山赶紧到前面去。”
刘棉花羡慕嫉妒恨地又道:“仗节死义这句台词该让给老夫来说。”
方应物瞥眼老泰山,“说实话,让老泰山说也说不出该有气势,反而,bao殄天物。”
刘棉花哀声叹气,请方应物帮忙也许是个错误,这女婿实在太能喧宾夺主。
巡不前。
群体事件最紧要处在于煽动力,而不是理性地讲道理!如果人人都讲理性,那就没有刷声望空间。
而刘棉花问题就是思维过于绝对理性,甚至近乎无情理性,连自己都不能感染,还怎感染别人?
不过人总有短板,刘棉花天生就不善于搞这些名堂,方应物也埋怨不什。
想至此处,方应物站在桥头,对朝臣们振臂高呼道:“国本动摇,*邪谮逆而上,诸君能作壁上观乎?吾不为也!”
看着众人目光又望向自己,方应物忍不住热血沸腾地叫道:“大明养士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众人无不振聋发聩,瞠目结舌!什人才能说出这样高大上话!
随即方应物猛然抖抖袖子,潇洒而决绝地迈过玉带桥,毫不犹豫地向东边左顺门而去,留给朝臣们个目眩神迷背影。
刘棉花醒过神来,三步并作两步急忙上前,追上方应物。当然方应物也是有意放慢脚步等待,不然刘棉花这六十多岁人老头子如何能追得上正当年少方应物?
刘棉花与方应物并排时,低声道:“这与说好不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