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初为靠上万贵妃,他出卖节操,得到首辅位置,却也失去很多,从此便走上条不归路,再无回头可能。堪称是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年过七十还要担忧儿孙辈命运。
方应物突然又想起两位大舅哥,当初自己还暗暗讥笑刘棉花想不开,任由两位大舅哥在科举里扑腾,也不利用权势拉把。最后两位大舅哥三十多也事无成,还得去国子监读书混功名。
现在看来,老泰山选择未必就是错……很多道理可能人人都知道,但有几个人真正可以做到?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就连方应物自己也不敢保证,将来如果自家儿子不成器时,他会忍住亲情不出手提挈。可是旦提挈,那就是把柄……
个连亲儿子破绽都不会留给别人纯政客,真是理智到可怕地步。方应物只能庆幸,自己当初抱上大腿倒是其次,关键是不会成为这样可怕人物对手。
。如今万安荣华已极,还有什值得念想?竟然不惜违背正统、背弃世人人心也要帮着万贵妃废掉太子?
方应物忍不住要问道:“万眉州已然位极人臣,何至于此?”
对女婿这个疑问,刘棉花只能笑呵呵,“家家有本难念经。万眉州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南京做官,品级还不低。你懂……”
方应物闻言也恍然大悟,只能“呵呵呵”。坏人也不是那好当,感慨好人难当、坏人滋润,那都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万安这首辅品性败坏、名声恶劣,十年来屡屡协助天子排斥正道,在士林舆论里简直劣迹斑斑。
正当方应物感慨万般神游天外之际,忽然又听到老泰山开口道:“如果刘叔温真恬不知耻投靠万眉州,未见得就是坏事,老夫有什可担忧?
如果真到那时候,内阁四人中,三个成逆党,只有
这样人在台上还好,旦不在,那必然会引发反攻倒算,毕竟当今人心尚未完全沉沦。常言道邪不压正,就是这个秋后算账意思。
就算没万安那还有他两个儿子在,肯定要成靶子。更何况听刘棉花口气,万安这两个儿子官职只怕也有不地道地方,若是没万安护着,以后迟早被清算掉。
万安自己位极人臣不假,但他总不能长生不死永远做首辅,总要为身后事盘算。
摆在他面前只有条路走到黑,帮着万贵妃插手东宫废立之事。若能扶持邵宸妃皇子登基,那就能立下拥立之功,其后自然可以荫及子孙。
设身置地地想去,若关系到自家儿子前途命运,自己又能怎做?方应物不由得叹口气,忽然有点同情起这位老首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