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昌却不管方应物什心情,直接问道:“太子如何?”
果然是这个问题……方应物公事公办地答道:“有明君之相也。”
覃昌扫方应物眼,又问道:“常听人说太子有明君之相,究竟何为明君之相?”
方应物继续很麻利地回答:“秉性谦和,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善于纳谏,闻过即改。”不过他还是在心里吐槽着补充句:其实就是耳根子软面瓜。
覃昌点点头,正要说什时,突然有小内监飞奔而来,跑进房中,对着众人道:“仁寿宫有旨!召司礼监太监、内阁大学士、东宫讲官、方应物等人至文华殿!”
覃昌等着自己,方应物送走张永之后放松下来心情,又重新提起来。
覃昌站起来,对方应物道:“皇爷命前来在此等候,并要向你问话。”
方应物闻言颇有感慨,是感慨天子太他娘死脑筋,定要从他嘴里抠出点话?
二是感慨天子还不算彻底老糊涂,知道派覃昌来问话,而不是派梁芳这种人,由此可见天子还是有点明白事。他知道若想听到原汁原味、不偏不倚转述,就得派中立性强覃昌出来,否则传到自己耳朵里话必然都是经过扭曲加工。
所以成化天子这性格……属于明白该怎做,但就是不想那样做执拗。
众讲官包括覃昌在内都不知道发生什事情,听到这道旨意面面相觑。
只有方应物心知肚明,感叹声消息传得好快!大概周太后已经知道消息,要正大光明地处置此事。
说起这周太后,出身京郊农户,不读书没文化,闹过不少说出去简直贻笑大方事情,在朝臣眼中是个很粗俗无礼、又爱斤斤计较老太婆。再加上周家张扬跋扈,朝臣们心中对周太后大都不太瞧得起。
三是感慨覃昌在这个地方问话,到底是故意还是失误?没看见周围其他人脸色都产生变化?
确实,此刻门房里其他讲官听到覃昌话,未免都生几分异样情绪。天子先派方应物拜见太子,后派覃昌在这里等着问话,还能问什?
毋庸置疑,肯定是问太子之事!在此敏感时期,被垂询国本之事,这方应物待遇实在是令人情何以堪,至今连内阁里宰辅也没听说过被天子垂询此事,更别说群只能算候补内阁讲官。
如果诸位东宫讲官知道,迷信神佛天子是因为方应物有点星君下凡意思,所以才好奇地召见垂询,估计会吐几口血,然后大声疾呼“不问苍生问鬼神!”
方应物知道自己现在有点醒目,忍不住道:“小子何德何能,焉敢承蒙陛下以国事垂询?朝臣众多,还望陛下另择贤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