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方应物却没有发怒,反而嘿然笑,“其实法子也不是没有,遇到钱财纠纷之事,可以去告官!你们大可去衙门状告王太监,说这王太监敲诈你们钱财若干、古玩字画若干,衙门审理清楚后,自然会酌情发还!
常言道民不举官不究,如果你们不去告状,看也就等于是自认倒霉!
再说如果不经明明白白官司,本钦差就随意将财物返还出去,岂不成私相授受?
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有什内幕,若认定本官在其中中饱私囊,那本官有嘴也说不清!”
众人闻言直想吐血,什叫表面功夫,这就是表面功夫!去衙门告太监,亏方钦差说得出来,自古以来,从没听说过告太监告成!
同,还望钦差明鉴。”
方应物脸色渐渐冷下来,“你们也说,不义之财是不计其数,那怎还?难不成你说千两就还千两,他说万两就还万两?
其次,你们都说是被勒索,证据也不甚清晰,谁知道有没有主动行贿?如果是向太监行贿还想索回贿金,那未免也太不将本官放在眼里罢?
说来说去,事实不清晰,叫本官怎归还?本官乃是督粮钦差,哪有时间给你们分辨!还是照章办事,不义之财抄没入官最为妥善!”
这话说得,叫众人时间感到万般无奈,难道王太监敲诈钱财之后还会开个收条当证据?钦差大人这口才好生得,而且推脱功夫也炉火纯青,叫他们欲言又止地不知怎张嘴。
先不说王敬还在江南没走,谁又敢保证不会报复回来?再说王敬是天子亲信家奴,告官就要把官司打到天子面前,那不等于是给天子上眼药?
见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方应物突然大义凛然地高声道:“吾辈行事,要就是光明磊落四个字!所经手之钱财,必须受得起天下人质疑,后世人检验!
诸君想私下里暗中施为、黑箱作业,本官以
冷场片刻后,那姓张乡绅不服气反问道:“难道就没有别法子?家钱财字画被王太监白白取走,却无法再要回来?”
方应物讥讽道:“你也知道是王太监取走,那大可再找王太监要回来,却来本官这里作甚?”
这人被方应物讽刺得面子上挂不住,反驳道:“财物如今就大人这里,们去找王太监岂不是南辕北辙?也只能来找你方大人。”
坏!其他人心里微微惊,这种话怎好说得出口?真说出来,岂不就相当于说:你方大人比太监好欺负,所以们不敢去找太监,只敢找你方大人来闹!
哪个*员能受得这种语气?更别说刚刚驱逐采办太监,声势正盛钦差大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