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方言馆之译洋学,未尝不反复致意。”(43)
曾国藩知道,所谓洋务不是办几个工厂就算完成。他曾为江南制造局做件非常重要事,就是设翻译馆。他说:“翻译事,系制造之根本。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44)因此他聘请英国人伟烈亚力、傅兰雅,美国人林乐知、玛高温等人,大批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先后达160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因此成为晚清时期中国翻译中心,为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做出巨大贡献。后来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曾读过不少制造局翻译书,对他们维新思想形成产生过不小影响。
1868年9月,曾国藩在北上赴京途中,写信给曾纪泽谈及此事:“李相(李鸿章时为协办大学士,故称李相)创立上海、金陵两机器局,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厥功甚伟。余思宏其绪而大其规,如添翻译馆、造地球,皆是串之事。”(45)可见在曾国藩看来,洋务是个整体、个过程,而不是两件孤立事。
这串之事中,也包括派员留学。
向曾国藩提出留学计划是个名叫容闳特殊人物。
容闳是广东人,幼年家里因为贫困,不得已把他送到“洋鬼子”学校—澳门教会办马礼逊学校读书。后来他居然得以随美国老师到美国,并考进有名耶鲁大学读书。1854年,容闳回国,试图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同治二年(1863),曾国藩创建安庆军械所需要采购西洋机器,在他人推荐下,曾国藩召见容闳,并派他到美国去购买机器机床。容闳由此与曾国藩相识相知,对曾国藩深具好感。他在自己回忆录中写道:“曾文正者,于余有知己之感,而其识量能力,足以谋中国进化者也。”(46)
1870年,曾国藩奉命办理天津教案,容闳担任翻译工作。容闳趁这个机会,向曾国藩提出他留学计划,曾国藩欣然赞同。1870年10月,曾国藩向朝廷提出派人赴西方留学事。他说:
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制造机器等事,无不与造船练兵相为表里。其制则广立书院,分科肄业,凡民无不有学,其学皆专门名家……其国家于军政船政,皆视为身心性命之学。如俄罗斯初无轮船,国主(即彼得大帝)易服微行,亲入邻国船厂,学得其法。乾隆间,其世子又至英国书院肄业数年,今则俄人巨炮大船,不亚于英法各国,此其明效。(47)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军事上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科学技术厉害。他们地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