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稍却,温《史记·卫霍传》,疲乏之甚,目若无所睹者然。
七月三日:
疲乏殊甚,屡次在洋床上,屡次小睡。
四日:
思作文而不果,屡在洋床小睡。……拟作文而不能下笔,在室中徘徊或小睡,困倦若不能自支者。……中气不足,坐卧均觉不宁。
熟悉机械,亲身实践,各自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师生传授,在日积月累中取得进展。中国人想下子把他们技术都掌握,想要获得他们秘密,是不可能。因为这些东西里蕴藏道理奥妙,如果不是多次观察、经常使用,则其原理没法知晓。古人说学齐国方言人,必须把他放到齐国。又说“百闻不如见”。真要学到西方人方法,回来后触类旁通,以后更能无穷扩展开去,也许有超过西方天。
这篇奏折可以看出曾国藩对西方文化认识。事实上,虽然他是理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坚强信心,但是他心态直是开放。
曾国藩等拟订计划,是选择十三四岁到二十岁,并曾经读过数年中国书少年,到美国学习。计划在四年内每年派三十名幼童,四年共百二十人。幼童到美国后,先学习中小学基础课程,待达到相当程度后,再入大学,其中部分优秀,可入“军政、船政两院”学习,即入陆军、海军学校。学习十五年左右,回国时候,恰好三十岁上下,可以报效国家。
这个建议被朝廷采纳。1872年8月11日,第批三十名幼童,从上海登上美国远洋轮船,远赴美国留学。如此大规模派人到国外留学,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次。这天,距曾国藩去世正好五个月,这是曾国藩临终之前为国家办最后件大事。
3.虽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
然而老病缠身他,还是强撑病体做件事,就是历时两个月大阅兵。八月初九日,他脚部浮肿已经很厉害,浮肿已经蔓延到膝盖以上,“脚肿愈甚,常服之袜已不能入,肥而复
晚年曾国藩虽然已经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尽管右眼已经失明,左眼视力也并不好,但他还是每天在处理完公事后读点儿书。有时眼睛实在太疼,就闭目默诵。如同治九年(1870)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他晚上闭目背诵《论语》,至《公冶长》止。同治十年(1871)正月初日,晚上又闭目背诵《论语》至《乡党》止。接下去几天都是如此。
同治十年(1871)下半年起,曾国藩感觉身体越来越差。们仅看七月前几天日记。
七月日,他说:
疲乏之至,不能治事,非仅畏暑,亦衰颓甚矣。
七月二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