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已经塌糊涂,而太平天国地方治理能力又远低于清王朝。
十余年来,两江总督所辖江苏、安徽、江西都是清军与太平天国作战主要战场。在清朝方贪,,g污吏和太平军包租制度交相摧残下,两江这个从前最富庶地方,处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曾国藩在给郭嵩焘信中感叹:“皖省群盗如毛,人民相食,或百里不见炊烟。”(8)过去,南京到苏州带,“皆富饶殷实,沿运河十八里,廛舍栉比,人民熙熙攘攘,往来不绝”,现在,则“房舍、桥梁,尽被拆毁,十八里中杳无人烟,鸡、犬、牛、马绝迹。自此至无锡,沿途如沙漠,荒凉万里”(9)。要解民众于倒悬,第步是通过战争收复领土,第二步则是整顿吏治,革除陋规。
早在京官时代,曾国藩就认为当时天下切弊端根子都在吏治。他说,要挽救国家危局,就必须从吏治入手。“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功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10)“务须从吏治上痛下功夫,斯民庶可少苏。”(11)问题是,那时他是介京官,只有发言权,没有行动权。如今成地方大吏,终于可以对吏治采取切实行动。
官场上讲究“亮相”。位新官以什姿态出现在官场之上,在任何时代都是个需要认真斟酌问题。
咸丰十年(1860)五月十五日,也就是升任两江总督二十六天后,曾国藩要从大本营沿江东下,前往祁门。这次出行,对于两江地区官场来说,就是新任总督“亮相”之举。
湘军官兵盼着曾国藩成为总督,眼睛都盼绿。如今曾国藩如愿以偿,湘军上下也都扬眉吐气,欢欣鼓舞。曾国藩预料到,各处水师定会大摆宴席,对他大搞迎送仪式。
清代官场上,对迎送排场非常讲究,有许多精细“尺寸”。比如上级来视察,地方官是不是要到边界迎接,是不是要出城迎接,出城话,不同级别,要出城多少里,都有说法。来到之后,用什级别宴席款待,安排几次听戏,临走时送多少钱,也都有微妙而明确“潜规则”。晚清*员张集馨在他自叙年谱中,说自己从政岁月,“终日送往迎来,听戏宴会,有识者耻之”(12)。主要精力都花在迎来送往、花天酒地上。因为地方上来往*员实在太多,所以搞得他连休息时间也没有:“来往过客,攀挽流连,余等复迭为宾主,几于无日不花天酒地。”(13)他因此不得不天天泡在酒海里,喝坏官风,喝坏胃。
对于这种风气,曾国藩自然非常清楚。所以出发之前,他特别致信水师将领杨载福、彭玉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