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至此才发现自己看走眼,竟然把天下大局托付给这样个厚颜无耻人。何桂清和曾国藩是两种类型人,何桂清以才干敏捷闻名,能言会道,表人才,尤其善于和各方搞关系,是各
贩卖而出,亦充积市肆之中。薛焕设立书画局,多延画工,购买名迹。谕旨所询“日享安富、娱情古玩”者,与臣之所闻相同。(24)
结论是巡抚薛焕用兵无能,吏治又复腐败,“不能胜此重任”。因此同治元年(1862)三月二十七日,李鸿章到上海后才十七天,清廷就正式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
在拿下薛焕之后,曾国藩又把报复目标对准何桂清集团中心人物何桂清。
何桂清逃走情节,是非常恶劣。江南大营崩溃时,他本应在常州组织力守。是清代律法规定,大员如果弃城走,是死罪。二是弃城先走,则军心民心动摇,局面更不可问。所以已任浙江巡抚王有龄知道他“欲弃城走”后,专门来信告诫何桂清,“事棘时危,身为大臣,万目睽睽,视以动止。举足则人心瓦解矣”(25)。千万不能逃走。
但何桂清惊惶之下,不顾切,只想活命。他又是个*狡人,逃跑前先想要给自己制造个说得过去借口。薛焕等人联衔“禀请退保苏州。何帅得禀牍大喜”,即以前往苏州“力筹防剿,以图根本”为名,准备离城出走。然而走之前,他竟然“特张榜禁迁徙,并派兵严查诸门”,不许百姓和他同逃。“绅民曰:‘彼置吾辈死地,自示不走,无非使其独走之私,毋宁留之,俾与吾辈同死。’”(26)
总督走,常州肯定不保,全城人民都要遭殃。所以当何桂清率部队逃离常州时,有许多绅民顶香跪留,堵塞道路,何桂清“遽令开洋枪纵击,死者十九人”。
薛福成记:
绅民耆老数百人,即夕执香赴辕门跪请留常。文经谕之,不散。执鞭之士出拱之,犹不退。何帅怒,遽令开洋枪纵击,死者十九人。(27)
何桂清走,“城中文武皆奔散”(28)。城内外守军群龙无首,常州军心大乱,迅速沦陷,太平军屠城,死人不计其数。
消息传出,各地愤怒。当何桂清逃至苏州时,江苏巡抚徐有壬坚闭城门不许其入城,何桂清不得已又转赴常熟,结果又吃闭门羹。何桂清走投无路,最后以借洋兵为名,“托言借外兵”逃到上海。到上海,他还上奏为自己辩护:“金陵全省皆溃,丹阳已失,钦差大臣和春退至常州,军务应归督办。而苏州尚无准备,故臣赴苏驻扎,以系民望。”“和春溘逝,兵勇解体,大局摇动,非臣书生所能支持。”(29)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