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太平军水师已据有长江天险,战船密布,桅樯如林;陆军则席卷皖、赣、鄂三省,数千里连营结寨,战鼓如雷,气势远非湘军可比。但太平军考虑到湘军已经集结到长沙,如采取攻坚,部队伤亡可能较大,决定对长沙围而不攻,部从陆路绕过长沙,疾趋南下,攻占湘潭,另部又攻占长沙附近个重要港口靖港(靖港位于资水入湘之口,距会
文镕死给曾国藩造成很大损失。吴文镕在清z.府有很高地位,吴文镕死,曾国藩失去大支柱。
江为挚友,吴为恩师,但曾国藩忍心按兵不动,致使江、吴先后兵败z.sha,作为省会庐州、武昌也迭遭沦陷。此时曾国藩承受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但从战略上看,曾国藩这两次抗疏拒旨,则为造船、购炮与练兵赢得时间,使湘军免遭轻进覆灭之灾,为日后彻底战胜太平天国积蓄基本力量。
可以说,在湘军创建过程中,遇到太多困难。“公尝以蚊虻负山、商距驰河自况;又尝有精卫填海、杜鹃泣山之语。盖公之水师为肃清东南之基本,而是年冬间,最为盘错艰难之会矣。”(56)
也就是说,曾国藩此时以蚊子背起大山,蜈蚣想游过大河自比。又说自己是精卫填海,杜鹃泣山。这年冬天,是曾国藩创建湘军最为困难时候。
曾国藩后来说,如果他有时间,就会写本“挺”经,所谓“挺”,就是指在危急时刻,能坚持住。对于这样“挺”字精神,曾国藩称之为“竖起骨头,竭力撑持”。后来他专作副联语,作为“挺”字注脚:“养活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57)重重困难之中,曾国藩不止次想打退堂鼓。但想起长沙之辱,他便又鼓起全部斗志。他要让那些当初逼他出走衡阳湖南*员看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经过年时间,曾国藩初步练成支万七千余人湘军。
3.曾国藩第次z.sha和湘潭大捷
曾国藩顶住重重压力,全力投入造船、练勇、筹饷之中。历尽千辛万苦,水陆两师筹建终于初具规模。
咸丰四年(1854)年初,太平军西征军攻克汉阳汉口后,又挥师南下湖南,直指长沙。
咸丰四年正月,曾国藩亲率水陆大军齐集誓师。在衡州城西演武场两丈多高旗杆上,挂着面杏黄旗,旗上绣着斗大个“曾”字。万七千名湘军士兵整齐列队于操场之上,各式战船三百六十艘载大炮五六百门排列于港口之中,将士衣甲鲜明,军威雄壮。誓师之后,湘军由衡州水陆并发,兼程北上长沙,据守于此,迎战进入湖南太平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