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悍夫往往神沮”(7)。就是说,他厉声责问,说话都在理上,最后那些地方上恶霸也不得不低下头来。
勤苦发家之后,曾玉屏又做出个重要决断,那就是把自己长子曾麟书送去读书。在传统时代,个家族要真正发达,不是看你有多少亩地,而是看你家中有没有人读书当官。有功名,个家族地位才能稳固。所以曾玉屏不惜重金,请来当地最有名老师,摆出副破釜沉舟架势,定要把自己儿子供出去。可惜曾麟书实在是太笨,怎也中不秀才。
眼看着儿子没希望,倔强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在长孙身上。老头对长孙希望之殷切,从小国藩学业进度中就可以看出来。曾国藩虚岁才五岁,曾玉屏就命曾麟书给他开蒙。才八岁,就读完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难懂经书。才九岁,就开始学作八股文。刚刚十四岁,就让曾麟书带着他到县衙礼房报名,填写三代履历表,办好保结手续,开始科场生涯。
可惜这个长孙读书似乎也是不灵,每次带回来也都是落第消息。曾玉屏辛苦几十年,花无数钱财,最后只落得乡人笑话。
曾玉屏却不管别人笑话不笑话。他定下来事,九头牛也别想拉回来。传统时代人们大多迷信,经常有人劝他找人算算,看看家里到底有没有科考之运,不要再这样白花钱。曾玉屏却不信邪,曾国藩后来总结说,老头生有“三不信”,不信看风水地仙,不信医生,不信和尚道士,只信人定胜天。(8)凭什别人家能供出举人进士,们曾家就供不出来?儿子供不出来,还有孙子,孙子供不出来,还有重孙子,就不信曾家没有翻身天!
道光十二年这个早上,老头又次早早起来,亲手替儿子和孙子整理好考篮考具,把他们送出大门,默默地望着他们背影,望很久。
3.生平第大挫折
每次考试,对曾国藩父子来说,都是次痛苦经历。
首先是辛苦。别不说,“徒步橐笔,以干有司”(9),提着沉重考篮,徒步到考场,就非常辛苦。考篮上层,是笔墨纸砚,还有书籍。下层则是食物和水果,加起来有二三十斤重。秀才考试分为三关:县试、府试和院试(也就是省级考试),需要从白杨坪走百二三十里到湘乡县城,再从湘乡县城跋涉二百多里地到长沙府。这次是父子俩第六次并肩去考秀才,对曾麟书来说,则是第十七次踏入考场。如果以单程三百五十里计算,曾麟书为考个秀才,已经足足走万千九百里路,而曾国藩也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