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个身材不高,头发梳丝不苟,笑起来表情魔性,张嘴就先飘过声极具特色公鸭嗓子:
“小子,你这从哪儿来啊?”
“跟你大爷有点事,晚上在这吃饭。”
“那得打点酒啊。”
“你这孩子,明知道你大爷不喝酒。”
张桂琴敲他下,想想道:“不过家里没烟,正好你去买包。”
说着,她翻翻口袋,摸出张烟票,白纸黑字极为简陋,上面盖着鞍城商业局章。
张桂琴抽出小叠钱数数,三十四块整。她留下二十块,剩下还给儿子,道:“省着点花,以后不知道咋变动呢。你还没登过台,就算带你出去也是看你爸面子,自己心里有点数,多长本事才要紧。”
“嗯嗯,知道!”
他哼哼两声,懒得接茬,见张桂琴淘好米,倒进大灶,又开始添柴烧火,忍不住道:“妈,咱家买个电饭锅得,还有煤气罐也弄个。”
“煤气罐?那东西可不安全,说不定啥时候就炸。”
“谁跟您说啊?不安全国家能推出,人家点上就有火,就不用这费劲。”
这年头从大米到精盐,从毛巾到电池,从铁锅到雨伞,从收音机到箱包,基本买什都得用票。
尤其是大件商品,比如自行车,首先你得有自行车票,然后还得准备工业券。工业券是按工资比例发,平均每20块钱配张券,适用范围极广。
这些票有定货币价值,但并不完全是货币,相当于种购买凭证,还得额外支付现钱。
许非接过券,直奔最近家国营商店买包香烟。
路闻着回来,在胡同里又刚好撞见两位,个白净高挑,正是原主老爹,许孝文。
“那也不行,罐气多少钱呢,不值当。”
“……”
行吧,许非闭口不言。
80年代初,煤气罐还是新鲜玩意,很多人都觉得是炸弹,而且价格比较贵。到中后期,城市居民才开始大量使用煤气罐,甚至衍生出种新服务行业。
这货在厨房转转,嘴里啃着根黄瓜,随口问:“爸呢,怎还没回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