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ES
掌握在日系电子厂商手中,MD阵营也以主日系厂商为主,这特点限制MD播放器在北美、欧洲推广,九九年月份,MD在北美地区月销量甚至不到三十万件,而iplayer,东芝与斯高柏相继达到六万件、五万六千件,再加上三星异军突起,iplayer在北美地区月出货总量接近二十万件。九九年,至少在北美地区,iplayer彻底将MD甩在身后绝不是什妄想。
在北美地区,价格并非决定性因素,开发出符合市场时尚需求新型优质产品,才是赢得市场制胜法宝。
张恪若是想在北美地市搞什薄利多销主意,普通型iplayer售价能在年之内迅速降到二三十美元以下,而张恪目标,则是希望能将iplayer高端产品在北美市场卖出400美元、500美元甚至更高销售,以获取更高利润率。
席若琳看着手里最新款64M集成数字收音机功能iplayer,实在想象不到这只掌心大小乳白色播放器需要600美元,这恰恰是爱达目前在北美地区销量最好款播放器。在国内,只索尼铝制机身超薄型随身听才五六百元,却已经是相当奢侈,普通学生想听音乐,多半只舍得花百十元买只杂牌随身听凑合。除计算机未普及外,如此高昂售价也是国内市场难以容纳该产品关键性因素吧。
“这只播放器,锦湖要赚多少钱?”席若琳好奇问道。
“怎说呢?”张恪挠挠额头,“北美市场还没有产生利润,三万件出货量,刚刚才达到盈亏点……”
席若琳翻看着资料,上面有对北美地区九九年市场营销投入预算,九九年全年要投入四千万美元,席若琳吐吐舌头,心里计算着下,问道:“仅三万件月销售里,每件产品上,岂不是要平摊百十多美元营销成本?”
“高端产品,40%甚至更高毛利润,并非奢侈目标,”张恪笑着说,“关键要将市场做起来……”
像另款64Miplayer,结构上就缺枚数字收音机芯片,售价就直降两百美元,给经销商提货价更是相差两百五十美元,而这枚芯片制造成本才不过十美元,这便是技术专利垄断所形成利润优势,谁让全球仅有为数不多几家公司能将数字收音机技术集成到iplayer,斯高柏也只能从爱达高价购买数字调频芯片来开发类似高端产品。
想想当初,爱达以八十美元枚代价从斯高柏购买实际成本都不足五美元影碟机解码芯片,此时算是出口恶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