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前郭松延筹划晶圆厂项目以来,柳志成就有计划将个人资产转移出台湾,当然,有些资产,比如
追赶德仪,就算甩开膀子奔跑,没有十年八年时间也都是不现实。
当然,此时没有必要就急着向德仪抛出橄榄枝,等这个项目有建成希望之时,拿入资作为条件,指不定还能够从德仪获得更先进制造工艺。
张恪是打着这样主意,在电话里与孙尚义商议着说:“新加坡当局总是想在华人圈内发挥更多影响力,吴作栋总理大概想成立华人新领袖式人物。这样也好,还分担们资金压力,们确也没有必要拒绝,当然,他们既然突然想参与进来,那就可以让他们多做些贡献,郭家所需要资金,似乎可以请新加坡当局帮忙解决,分担下内地融资压力……”
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bao与经济危机双重影响,新加坡经济实力也毋庸置疑,三两亿美元投资,对新加坡当局来说也是举重若轻小事桩。此时追加对晶圆厂项目投资,也无疑是项相当有战略眼光决策。
新加坡地小人稀,人力资源不足与人力资源成本高昂,自身市场狭窄以及与其他国家与地区间壁垒障碍等种种因素导致新加坡几家晶圆厂建成后都处于亏损状态,即使如此,新加坡当局并没有放弃对其境内晶圆厂投资。
内地市场前景似乎更为诱人,个十三亿人口没有关税壁垒庞大市场,仅这两三年开发出来碟机产业,就为集成电路制造提供近六亿美元庞大市场。
这时候外界还不晓得锦湖仅通过超级VCD解码芯片就从这个集成电路制造市场分掉大块蛋糕。
当然,这种,bao利也只能偶尔享受下,想要真正从集成电路制造市场分大块蛋糕,自身就要在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领域拥有相当雄厚技术与人力资源才行。
作为晶圆厂项目另投资人,郭松延也是欢迎新加坡当局加入。郭氏向新光纸业出售云源制浆30%股权获得1亿美元资金,已经相当程度上缓解云源集团资金压力,再说这次向晶圆厂项目注资不需要挤占云源集团现阶段资金裢。
10月12日,孙尚义、郭松延、柳志成就与新加坡国家投资管理局以及新加坡集电集团草签合作协议。合作协议草案约定各家出资比例,越秀控股出资3亿美元控股56%,新加坡投资管理局出资1亿美元,持股约19%左右;郭氏云源集团出资8000万美元,持股约15%左右,柳志成及其所率领管理团队出资2000万美元加上技术与管理上持股权共计10%。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