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务方面,道士有非常严格品级官职。中央设崇玄院,总理天下治所
正碰见巢父牵着牛犊饮水,巢父问,你做啥咧?
许由如实相告,巢父道:“假如你直住在深山高崖,谁能看见你?尧肯定也找不到你。你到处游荡,换取名声,现在却来洗耳朵,别故作清高!”
巢父就更牛逼,牵牛就走,跑到上游饮水去。
这两位都是远古圣贤,道家前身,充分体现种“隐士”哲学。再到老子著《道德经》,正式提出清静无为概念,这种思想影响后世几千年。
虽有姜尚、张良、寇谦之、林灵素、丘处机等人,参与世俗政权极深,但总体上,们道家思想基础就是隐士,自然无为,专心研究自己修行或学问。
番,便像条咸鱼样瘫在榻上,继续翻看那本《方舆胜览》,就是本地理风俗见闻录。
话说此方小世界,清晰明分为五个人族聚集地:
最北有苦寒之地,名北邙,不称国度,由诸多势力把持,产药材、灵兽和各类矿石。从北邙往南走,是大国,名启元,占据大河北岸广阔平原,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综合国力最强。
南岸则有贞阳、东元两国,国家虽小,但极为富饶,尤其农业发达。
西部是草原,生存着很多部落,没有位强有力统治者。再有最南方崇山峻岭,有许多生民部族,与世隔绝,对外界极端仇视。
但这里完全不同。
顾玙这几日阅览群书,追根溯源,发现最早批修士领悟法力神通后,没有远离群体,而是护卫方,保族群安稳,并直很好传承下去,以入世为己任。
百姓也有趣,这里道不是宗教,百姓无需信仰,更无须进献香火。
正因如此,才产生非常独特社会体系。
就拿贞阳国来说:首先国主即道主,国主之下,便是政、道两套班子。政务般由大臣处理,颇似明朝内阁制,国/道主更像是种象征和底气保证。
而那条宽几百里大河,名通天河,中央有重水,南北千年不通。不过近几十年,道人研究出种飞舟,可以载人穿行。
北方跟西方相通,西方到南方要经过无数崇山峻岭,非常困难。南方到最南面,也隔着十万大山,疆界明显。
小世界生灵繁多,人族大兴,另有无数妖魔鬼怪,见惯不惯。别处暂且不提,单说贞阳国,最令顾玙感兴趣,便是它政治和修行体系。
夏国道,皆从远古圣贤而来。
帝尧时期,有个大贤叫许由。尧请他治理天下,许由不受。尧又派人去请,许由还是不干,不干就算,居然认为那些话污染自己耳朵,便来到水边洗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