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还没回,旁边人说:“婶子诶,这十七岁也不大,上出来在家再留两年,起码钱赚回来,才不过十九岁,刚刚好。”
十九岁哪里刚刚好,都快成老姑娘。这婶子犹豫觉得不成。
“你家闺女要是真能进厂子,别说十九岁,就是二十岁,婆家也爱不成,个月可是二百多文,年底半两银子,谁家婆母敢这般嫌
师爷说是不大情愿,“凡是入学哥儿女郎,年满十四后,凡是黎家厂子,皆是优先选择进工厂。”???!!!
刚不打算送孩子入学,觉得没必要读书,如今是愣住,昭州城谁人不知,外头工厂天可是八文钱,到过年还有年礼,这年礼有肉——听说吉汀那个早些厂子,干久年礼还有半两银子。
这般算,年二百文算个啥?要是念书成,个月就赚回来。
“那要是十三岁送去读书还是有赚。”
“这倒是,才年就能送去厂里赚钱。要是谁家送六岁开始送,那不得七年。”
男子则是年两银子,也是包食宿。”
这咋还不个价钱?有人不乐意,凭啥女娃娃哥儿就便宜,年才二百文还管吃管住,为啥到男娃娃便这贵?
男娃娃才金贵。
有人不乐意问出声。
师爷心里更不乐意,没好气说:“学校乃是黎府出私钱建造,对哥儿女子钱是补助,你们要是不乐意,正好不去便是。”自古就没哥儿女子读书道理!
师爷听不得这些,他也心里不痛快,声也严肃说:“必须上够四年小班才成。”
众人是板着指头数,四年个班,年二百文,四年那就是八百文,贵是贵,可想到去厂子里干活,也就年赚回来,更别提这学校还管吃管住,只是家中缺个人帮忙干活看孩子罢。
有人纠结有人心动,这买卖谁都会算,谁都觉得有得赚。
但还是有不放心,追着问:“要是厂里不缺人不招人呢?”
“要是孩子都十三岁,这读四年不得十七岁啦?这还怎嫁人。”
如今还上学,即便是上学,怎还有男子,这成什样子。
被师爷凶顿,刚问为何男孩子贵价这会也不敢吱声。原来这学校是黎府建,顾大人夫人是个哥儿,生孩子也是哥儿,难怪。
原先心里笑话三大商贾商贾,这会是彻底傻眼。
原来学校是这个学校啊。
不过即便是年二百文还包吃包住,在场百姓听也舍不得,家中哥儿女孩子,八九岁正是干活时候,喂鸡喂猪收拾屋子做饭照看弟弟,干啥要花二百文送去念什书,念书能有啥好?以后出来还能当官不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