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许四郎不断介绍菜品,张二郎不断夸张地吃着,嘴伸得老长去接“鱼脑豆腐”,满碗地捉“弹牙丸子”,招呼拿个渔网来捞肉……
最后张二郎打着饱嗝,由衷地说,“要说做饭好吃,就服沈记。”
他朋友阿窦则道:“你还是扶墙吧。”
邵杰看预演时候笑得打跌,
明明是许四郎说得好,邵杰却赞沈韶光:“小娘子很可以!以后这段就当成酒肆招牌之,闲着没事就来段,给来吃饭郎君‘添个菜’。”
沈韶光笑:“聪明脑袋总是相似!”
两个商业互吹人哈哈大笑。
邵杰问沈韶光:“张二郎放在另个店里?他口齿恐怕不如许四郎。”
沈韶光越发得意:“张二郎也是干将,山人自有妙用。”
仆,跟着俗讲僧练过挺长时间口齿唇舌,也能讲若干段佛经故事。
沈韶光当场让他们来两段,段《维摩诘经讲经文》、段《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这样传统宗教故事,竟然讲得很有意思。
其中许四郎口齿格外伶俐,说话噼里啪啦,中间不打磕绊,跟倒料豆儿似。
张二郎又不同,他口齿虽般,却极擅长模仿,学男学女学老学少,神态动作像得很。
都是人才啊!沈韶光称赞邵杰:“这样人物,你也能寻来,真是太强!”
沈韶光干脆让他表演起小品。只他自家表演不行,沈韶光从同仁坊店里抽个人、又有许四郎跟他搭戏,三人表演《扶墙出沈记》。
梗是后世已经玩烂梗儿——进饭馆,扶墙进去,扶墙出来。
张二郎表演这位食客是个嘴馋,与他搭戏阿窦扮演请他吃饭朋友,许四郎则是沈记跑堂伙计。
张二郎从阿窦说请他吃饭以后就饿着,饿得前心贴后背,扶墙进沈记,然后就是许四郎开始介绍菜——因是为“立冬火锅节”准备,故而提到都是各种涮品。
介绍个,张二郎便让上份尝尝,然后便是夸张又逼真吃相。
邵杰不明所以,不就是两个口齿伶俐点跑堂吗?他们从前在寺庙里跟着讲经僧,半点厨艺不会,想到跑堂总要口齿伶俐些,故而买下他们两个。
然后沈韶光就让邵杰明白什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她先是把酒肆里菜名顺顺,编段自己店《报菜名》。
烤鸡、烧鸡、炖鸡、白切鸡、炸子鸡,霸王别鸡;酱鸭、烧鸭、卤鸭、酒糟鸭、富贵肥鸭……鸡鸭鱼肉、干鲜糕点、特色菜品,该罗列都给它罗列上。
让许四郎试试,到底术业有专攻,虽然时菜名记不全,但饶是这几句,已经有点行云流水意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