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所学校所教授内容也是比较全面,所谓君子六艺,仅仅只是识得几个字,背得几本书,那还是远远不够。学校里开设有各种课程,乔俊林读书还成,武艺更佳,骑马拉弓都不在话下,诗文艺术方面那就差点,《易经》对他来说更是座永远无法翻越高山。
不过即便如此,乔俊林对待各门功课也都是样地认真。
要不是有他舅父拉拔和照顾,他这会儿还在离石县窝着呢,每日里都要为他那后母
算算,乔俊林来到这长安城也快有半年时间,先前他刚到这边时候,候蔺就先让他在家中读书,自己有时间便指点他二,等读得差不多,便让他去考四门学。
这时候长安城中,还是以官学为主,主要几所学校就是:弘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目前就这六学馆,等过几年还会出现个崇文馆,合在起,被称为六学二馆,在之后两三百年中,长安城官学基本上就是这几个。私学在唐初这时候还很少见,想来以后应该也会慢慢发展起来。
另外,许多大家族也都有族学,这些家族大多早早就给家中子弟开蒙启智,待到稍大点,有送去跟随名师继续求学,也有送到官学去再过遍、顺便再结交些时下青年才俊,另外也有直接入仕,当然也有不学无术到处晃荡。
以乔俊林出身,弘文馆那样地方是不用想,那是专门给皇族勋戚子弟读书地方,像候蔺就在弘文馆谋得个校书职位,那可也是有品级,脸大点,也能把自己当朝廷命官。
弘文馆除外,在另外六学当中,国子学和太学也都比较要求出身,四门学级别稍低,只要是有品级*员,都可以直接把儿子送去四门学读书,另外城中百姓家子弟,也可以通过考试方式,考进四门学。
乔俊林不是候蔺儿子,而是外甥,他想进这四门学,也有点点麻烦。候蔺让他自己先去考考看,万考不上,他到时候再想想办法找找人,问题应该也是不大。
至于城中另外那三所学校,则不在候蔺考虑范围之内,书学算学律学这三所学校专业性很强,在时下许多读书人眼里,这几所学校跟前面那几所学校差别,就好比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和技术学校差别。
候蔺想让乔俊林走仕途,不希望他将来只是在某个小部门当个名不见经传小吏,籍籍无名辈子,可他自己目前能量也是比较有限,所以,眼下对他们来说最好选择,就是四门学。
乔俊林倒也争气,考就给他考上,顺利进四门学,开始他在长安城求学生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