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野毕竟只是主演,他谢兰生才是导演,因此,对于几个大报纸、杂志专访,莘野安排隔空做。谢兰生把可能问到问题都准备下,还让莘野在电话里修改句子、纠正发音,花好几天。
其实,谢兰生英语水平在国人里是非常好。他本身是全校前三,分数都能上科大,他还生在首都北京,很早就有收音机,自己学《许国璋英语》。而那时候中国学生普遍不行口语,他居然还好。他常常去北京公园“英语角”跟人聊天,每回准备个话题,那儿总有些“老外”,他就听听人家说。他也经常看内参片,每周次甚至两次,琢磨剧本、琢磨台词,发音要比别人地道些。四年前拍《生根》那会又跟莘野也学些,后来为参加比赛还更努力地报班练习,比在当年在学校时又进步。1995年,北京也有外教。
莘野把相对小
在《圆满》被展映以后,各项活动也开始。
莘野签媒体公关确确实实尽职尽责,它们请几乎所有重量级记者观影,又根据题材还有内容,凭多年经验积累请他们认为会很喜欢《圆满》影评人,重点是大影评人,也有小影评人——这些人在专栏、博客等等地方发表文章,会影响到读者受众,进而影响到评审团。而对于那些极大可能对《圆满》并不感冒,公关也没自取其辱。
于是,展映第二天,因为策略十分得当,同时电影质量过硬,《圆满》成大热门,而开幕影片成大热门在过去是非常少。
莘野还办记者会、party,还是,媒体公关负责邀人。能在欧洲当记者肯定英文都过关,而莘野英文通顺,交流起来毫无障碍。翻译经常不懂电影,也未必能表达完全,而且隔着个翻译也说不太多话。莘野说不少可以让记者们大写番。
莘野还在官方场刊上面买两个广告。两个广告都不便宜,莘野自己填成本,但谢兰生无所知。
对“造话题”媒体公关也还感到挺新奇,但是赞同。于是,波波地放出去,不同媒体分类讨论,持续造势,不让《圆满》遭遇降温。
而在宣传同时,莘野还要负责卖片。他弄个试片间,喝着咖啡,西装革履地等片商在试片间看完片子,再讨论。而后,不管对方出什价,莘野全都只摇摇头,说要看过其他片商开条件后才能定。各大片商都觉惊讶,因为中文电影能到掉欧美非常少,莘野竟然如此自信,《圆满》似乎非常抢手。这样来,各方报价越来越高。
谢兰生觉得,莘野真是个*商。
…………
在宣传过程当中谢兰生也不是没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