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日本经济复苏,对工艺品需求刺激北京玉器生产,形成自18世纪末叶开始玉器出口贸易高潮时期。到民国初期,北京珠宝玉石店已有四十余家,琢磨玉石作坊三十余家,古玩铺百余家,在崇文门外花市带和前门外廊房二条、三条、炭儿胡同、羊肉胡同,终日不绝于耳是“沙沙”磨玉之声,玉器行手工艺人已达六千之余!比较著名作坊有:崇文门外宝珍斋、东四牌楼德宝斋、羊市大街富润斋、廊房二条魁星斋,随之又崛起义珍荣、天珍斋、济兴成等等。那时奇珍斋还在惨淡经营,名声甚微,根本无力跻身于强者之列,只在廊房二条开个小小“连家铺”,前面两间门脸儿,算是作坊,后头连着几间房屋,全家居住。因为店小,虽有块由“玉魔”老人题字大匾,却直没在门前悬挂,除有生意来往行里人,般人只当这里是普通住家。
其实,当时奇珍斋主梁亦清.却是名琢玉高手,瓶炉杯盏、花鸟鱼虫、刀马人物、亭台楼阁、舟车山水,无不精。寻常块璞料,他能眼看穿藏于其中玉质优劣;剖开之后,因材施料,随形而琢,每每化腐朽为神奇。但梁亦清虽然手艺高强,却秉性木讷,不擅言辞,又无文化,没有本事应付生意场中交际和争斗倾轧,足不出户,只会埋头做活儿。他产品,供应各家古玩玉器商店,更通过汇远斋蒲老板批量远销海外,都卖好价钱,他却只从订户手中收取预订价钱,任凭人家靠他手艺赚钱,也不抱怨,安贫守摊,本小利薄,靠两只手不停地做,维持家人生计,多年来奇珍斋并无发展。梁亦清年过四十,膝下无子,妻子白氏只给他生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都随着白氏模样儿,个比个标致,肌肤白润,像是用羊脂玉雕成,长女名叫君壁,次女名叫冰玉,都是十分贴切好名字,是梁亦清请那位学富五车又嗜好古玩玉器、住在“博雅”宅中老先生给起,梁亦清和白氏为喊着方便,平时便呼作“壁儿”、“玉儿”,视为两颗掌上明珠。壁儿和玉儿相差八岁,小还在蹒跚学步,大就已经能帮助白氏持家,洒扫庭除、铺床叠被、缝缝补补、洗衣做饭,都是把好手。壁儿还比母亲白氏更胜筹,天资聪颖,长于心计,家里内外开支,都比母亲还有数,虽不识字,却全凭心算,安排得井井有条,刚刚十二三岁,就顶替母亲大半,几乎是梁亦清小小“账房”。有时梁亦清前面活儿忙不过来,壁儿便打打下手,待客、收款、送货,甚至帮父亲做些破料、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