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双标啊!气得胤禔要抽出鞭子!
“是这样。”胤礽很淡然。这事,前世就来过
次。
其实前世借钱最多就是皇子。皇子们把从国库借银当成炫耀康熙重视他们
证据,越得宠
皇子借
越多。
比如老三。雍正让怡亲王亲自催他还钱时候,他还侮辱怡亲王,看不起这个居然在国库没有欠银
弟弟。
你在国库居然借不到钱,如此被汗阿玛轻视皇子,现在居然敢在
面前嚣张,真是狗仗人势!
当然,这只是高官。底层小官就过得较为拮据,需要从其他地方找活或者借用职权贪污受贿。
这里只说京城高官。
康熙知道这些*员情况。他们刚来京城
时候较为拮据,过几年就富裕
。所以他允许京官、特别是宗室,向国库借银子,打欠条,约好时间还钱。
可借银子年年都有,还银子
几乎没有。
现在开海禁,商税变多,国库越发充裕,借钱不还
人就更多
。
有什令人深思
故事。”
胤礽笑得更厉害。
胤禔道:“听说这次出访团里有好几个明遗民,全是老头?他们也不怕死在路上。”
胤礽道:“他们看淡生死,才令人敬佩啊。”
胤禔点头:“这倒也是。比起朝堂中那些尸位素餐家伙,那些明遗民确实是人才,可惜都老
。”
怡亲王忍。
但雍正忍不
胤禔非常不满。
国库银子多那是大清
事,又不是你们大臣、勋贵、宗亲
私人库房。
皇帝修宫殿都是从内库出,从来不花国库钱。你们凭什
把国库当你们
私人钱袋?
更让胤禔气愤是,无论是为远征还是为赈灾开国库
时候,*员们都斤斤计较,
个子
个子
辩论。
可当他上奏国库欠账时,那群大臣们却几乎都站在欠钱不还
同僚这
边,说什
要宽厚,要善良,反正现在国库充裕,何苦要逼迫大臣还钱?这不符合仁君仁政。
胤礽问道:“朝中又有人惹大哥你?”
胤禔“呵呵”道:“索额图在筹备远征噶尔丹时候,发现国库欠银严重。许多大臣仗着汗阿玛仁慈,明明自己每日花天酒地,还往国库借银子挥霍,看上去完全不想还啊。”
京中居不易。康熙为减轻京中大臣负担,给京中大臣们“无息贷款”。
大清俸禄虽承袭明制,较为低。但大清*员有许多写在
纸上
福利。冰敬炭敬润笔费置装费还有安置费,就算不贪污受贿,也能过得较为滋润。
所以那些死后两个床板都没有身居高位
清官,要
钱用来接济族人,要
用来做建书院建桥路之类
好事,否则仅仅养活自己这
家人还是没问题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