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那些聪明人,或者说运气比较好家伙,则早就已经找到条康庄大道。
……
刘彻祭拜完毕,站起身来,望着群臣,道:“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宗创业艰苦,方有今日,不可日或望之!”
群臣再拜道:“谨遵陛下教诲!”
刘彻袖手再道:“今王师出塞,获高阙,复故土,朕心大悦,其诏,赦天下刑徒,出未央宫、长乐宫,年三十以上未生育之宫女、妃嫔,
自古以来,得获慜谥之人,就跟得获文、景、庄、穆之人般,绝对有资格被写到历史书上。
不过,前者要被钉到耻辱柱上,为万世唾弃。
而后者,则将成为榜样,成为楷模。
正如孔子在论语中与其弟子子贡对话。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原因很简单,古典中国虽然从来不承认,人民是主宰天下真正主人。
但,无论是思想界还是学术界,都默认这个设定,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从皇帝到大臣,哪怕真是坏到脚底流脓,也要披上“仁义道德”外衣。
是以,三代以来,鼎革之君王,从来都是打着代天行道,讨伐无道,诛除,bao政旗号。
是以,当宗周之时,国人,bao动,放厉王,迎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千古称赞。
无是处,完全没有任何优点,从灵魂烂到肉体渣渣。
至于灵,这就不必解释,自古昏君、庸臣、昏官通用谥号。
而慜这个谥号则比灵跟荒加起来都可怕!
所谓,祸乱方作曰慜,使民悲伤曰慜。
谥法解说是国无政,长做乱,苛政贼害。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鄂寄,很显然,将会成为万世之羞。
甚至,他子孙后代和亲戚,恐怕都将因他之故,不得不隐姓埋名。
有鄂寄前车之鉴,现在,列侯们可以说是战战兢兢,谁都不敢再叽叽歪歪。
只能是跪下来,卑躬屈膝,随着时代颠簸前行。
在法国大g,m,英国g,m之前三千年,中国先王和先民,就已经让乱来国君去吃翔!
正是在这样历史背景和文化熏陶之中,才诞生出诸子百家。
而在后世,人们通常看只是儒家统治下中国。
而儒家此时,不过是诸子百家之中普普通通员,绝没有高贵到那里去。
是以,慜这个谥号,才具有强大杀伤力。
乍看好像还只是般。
但,你要将这些评语放在古典中国传统道德和价值观框架里去看。
这样看,味道顿时就浓郁无穷。
基本上,恐怕也唯有后世地球上红色高棉以及阿明能荣享此谥号权力。
其他什希特勒啊华盛顿啊,都要靠边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