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兴高采烈捧着印玺回家祭祀先祖去。
顺便说句,当时南匈奴祭祀祖先,包括刘氏历代天子……
元成哀都可以在占据优势时,将匈奴人调教成
但,这毕竟是中国人自己事情,匈奴人也就只能嘴炮。
但是,等到王莽派使者前往匈奴,勒令匈奴人交出汉朝所赐印玺,更换新朝印玺后,匈奴人就满地撒泼打滚,死活不从。
最后还是有人想出诡计,将单于印玺骗到手里。
可是……
匈奴人从此踏上漫漫上访路,坚决不要王莽赐给新印,定要旧。
在很久以前,久远千年之前,只有竹书在记录历史上,中国就已经诞生句政治名言: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掌握名分和大义重要性,毋庸置疑。
后世,米帝高举石油m;主大旗,满世界挑拨离间,打击抹黑,就是靠掌握名分与大义。
不知道多少国家因此被米帝坑泪流满面,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这就是软实力最高表现。
天单于这个称号,刘彻自然是想要紧。
当然,最好是匈奴单于自己跪在地上,将这个称号恭敬奉上。
这样,草原事情,就等于解决百分之九十。
跪下来匈奴人和匈奴帝国,从此将成为汉家忠奴。
可惜……
口水仗打好几年,使者往返十几次,最后王莽被气疯,干脆当着匈奴使者面将旧印摔碎,意思是:你大爷,这下你该用哥赐印玺吧?
结果却是然并卵……
匈奴人根本不接受和认可王莽给新印。
而是继续上访,旧印摔碎,那你就给制造个模样仿制品。
这事情直纠缠到王莽死亡,更始帝派人给匈奴人送去整套严格按照旧印样子制造印玺,这场口水官司才算完毕。
而在汉唐之季,假如刘彻记得没错,掌握名分和大义是中国。
这名分与大义力量,在汉唐统治者手里,甚至比后世米帝还可怕。
譬如汉书记载个有趣故事:莽(王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单于从之,上书曰:幸得备藩臣,窃乐太平圣制,臣旧名囊知牙斯,今谨更名曰知……
跪舔至这种地步,让人瞠目结舌。
但更夸张还在后面,按照汉书记载,王莽篡汉后,匈奴人大为不满,声称这是乱臣贼子行为!
以军臣性子来说,这是不可能事情。
他甚至宁肯去死,也不会向汉家低头。
不过没关系,军臣骨头是硬,但其他人就未必。
譬如,那位现在匈奴右贤王且之。
“右贤王献上天单于称号……嘿……勉强还行吧……”刘彻在心里想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