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已经负刻……”刘彻看完报告,叹口气。
在长安,温度还在正两刻(四到五度),但云中气温却已经降到负刻(零下两度),当然因为材质和计算方式不同,所以,数据可能跟后世有差别。
但无论如何,这个温度,都不是中国人所能适应。
更别提,塞外气温,会更低!
在这个时代,胡天八月既飞雪,是常识。
虽然,现在墨家依旧没有弄出真正意义上玻璃,但他们在琉璃纯化上,已经有很大进展。
于是,刘彻只是稍稍提醒他们下。
他们就制造出用水银来记录温度变化原始温度计。
当然,中国人发明温度计,肯定不会用西方温度计量方式——度。
墨家将温度计单位温度,称为“刻”,大概是因为他们在温度计上用锋利刀子,刻下用来标识温度变化等长缘故。
反倒是非常鼓励和支持刘病已出宫上学。
刘病已每次回宫,她都会鼓励和安慰自己儿子,让他坚强和勇敢。
这让刘彻悄悄给义偌点个赞。
进入九月,天气渐渐转凉。
几乎是夜之间,长安城就出现冻霜。
似乎很适应学苑里生活。
他虽然才四岁,也不怎懂事,更是调皮无比。
但学苑里小伙伴,是那多。
他下子就找到感觉。
除稍微有些娇气外,别毛病,倒是没有。
塞外草原,八月飞雪,九月就片白茫茫,到十月,常常大雪封山,这是常态。
当然,河套相当于寒冷
刘彻看过那种温度计。
很简单设计。
大概就是个相对透明琉璃管子里,灌注水银。
当外界气温下降或者升高时,受到热胀冷缩力量,水银会膨胀升高,或者收缩下降。
因为标尺工具和度量衡方式缘故,大抵墨家刻,相当于后世两度多些。
这昭示出,今年气温,会比往年更冷。
“陛下,这是云中郡报告……”义纵拿着叠云中郡发回来气温报告,道:“云中郡,已经寒霜如雪,据估计,塞外应该下雪!”
刘彻拿过来,看看。
墨家在去年,发明原始温度计。
那是墨家在烧制玻璃过程中副产品。
这无疑,给刘氏教育,开个很好头。
不将皇子养在宫里,而是放出去,这对培养个合格继承人,至关重要。
最少,不会到最后遇到跟宣帝样尴尬:都是逗逼和渣渣,想选都没得选!
倒是义偌,在这个过程里,表现出让刘彻都惊讶稳重和大度。
她没有像刘彻预料中那样,哭二闹三上吊,整天缠着要儿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