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拿到手里看看,满意
点点头。
商容不愧是他当年手提拔上来,还赋予《新农书》主编重任
才俊。
他奏疏,不因为地位
变化,而依旧保留着当初在太子、宫时
风格。
看商容奏疏,如同看表格。
简洁明,
目
然。
每年八月九月,据说都是彻夜彻夜
挑灯工作。
据说他每天光是给郡国农稷官,就要下达数百条命令。
这让刘彻也有些感动。
“卿且先安坐……”刘彻让人给商容端来壶参茶,然后,才问道:“以卿之所见,北方郡国,推广冬小麦种植,最大
障碍是什
?”
商容喝口参茶,提起些精神,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只在人力而已!”
假如北方全部种植小麦,那,等于汉家
粮食产量增加
点五倍,可以多养活
千万人口!
而,小麦产量,绝不止五石!
要知道,五石小麦,换算成后世重量,也不过
百五十公斤。
而后世,亩小麦,产个五六百公斤,轻轻松松。
现在,汉家技术,虽然拍马也赶不上后世。
。
所以,此刻,北方冬小麦亩产以及数据,都已经统计
出来。
形势很喜人!
在新耕作技术和新
工具
辅助下,汉家冬小麦年年增高。
去年,关中小麦亩产三石多些。
刘彻只是粗略阅览
“请仔细说说看……”刘彻也好奇起来。
他设想过惯性、风俗和习惯,但商容答案,却让刘彻感觉有些耳目
新。
“回禀陛下,以臣在乡亭所观,于简牍所闻情况来看,如今百姓,之所以还有许多种植粟米而不种小麦,多数情况都是这些百姓
家庭缺乏青壮劳动力,或者太过贫困……”商容答道:“请陛下许臣调阅大农七月庚子及庚寅之报告!”
“可!”刘彻点点头,吩咐左右:“去将大农七月庚子以及庚寅之奏疏取来!”
不多时,就有尚书郎将相关奏疏取来。
但亩产达到六七石左右,应该不过分。
大约半个时辰后,商容就奉诏前来。
“未知陛下诏臣,有何吩咐?”商容顶着两只硕大黑眼圈,勉力打起精神拜道。
刘彻看,就知道这货大概又有好几天没睡
。
自从商容上任大农丞以来,他就挑起大农令衙门
农业工作。
但在今年,亩产却已经突破四石!
甚至,某些膏腴之地,土地肥沃地区,亩产达到
五石!
而上林苑里那几百亩由农稷官们亲自照料土地,亩产甚至最高达到
十石!
这些数据,坚定刘彻推动冬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
决心。
毕竟,小麦产量,现在已经是粟米点五倍以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