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祖们,穿着坚实铠甲,举着长戟或者巨盾,列成个大阵。
任凭匈奴人如何肆虐和挑衅。
他们,如同泰山般,巍然不动,只是沉默面对着匈奴人。
最终,匈奴骑兵不得不退却。
家乡保住,桑梓得到安全。
现在,整个云中郡,除必须守城士卒外,老郡守意思,个多余步兵也不要,统统裁掉!
甚至有些骑兵军官开玩笑戏虐着说:你们材官,以后就帮忙点点烽火,然后在城头上看着吾等君子杀敌就好。
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
正是如此,许多材官,纷纷转行。
或是如同李沮样,弃武从文,寄希望于考举。
无论是句注军还是飞狐军,或者各郡郡守,都在门心思想着扩大自己麾下骑兵数量。
用云中郡郡守魏尚话说就是:多就是善,高就是美,四蹄之间,丈夫本色!
而轻车将军李广就说更露骨——淮阴将兵,多多益善,吾将骑兵,亦多多益善!
至于强弩?材官?
好吧,强弩或许还可以在那些大骑兵主义者眼里充当个掩护作用,作为个火力输出和DPS辅助而存在。
李沮被带进军营里时,发现,营里已经有数百人在等着他。
其中,甚至有许多熟人。
汉家材官,度鼎盛至极。
甚至度撑起帝国国防脊梁。
尤其是吕后之后那段灰暗岁月中,是材官们用着血肉和意志,硬抗着匈奴骑兵马蹄。
百姓和官吏,都用着崇拜眼神,看着那些满身伤痕,从前线退回来材官勇士。
但现在呢?
人民崇拜目标,已经转向那些骑着高头大马,鞍马齐备,将长弓拉成个满月骑士。
材官们,已经变成个可有可无,甚至,没有,似乎也没有什不对累赘和负担。
那些曾经可靠子弟兵,也纷纷用脚投票
也有人咬着牙齿,在家里学习骑射。
材官曾经辉煌和强盛,仿佛逝去时光,似乎再也无法追寻。
但李沮,从来不曾忘记。
当年,当他还很小时候。
匈奴人如同潮水般涌来。
至于材官?
吃资源又多,耗费军费也多,还没啥用处!
大家纷纷都是脸嫌弃。
云中材官,连续三年撤编。
省下来军费和军饷,全都被老郡守拿去给骑兵部队加餐和充当奖赏。
举着长戟,列着密集队形,在强弩部队掩护下,与冲阵匈奴骑兵厮杀。
靠着严密纪律以及完整队形,材官部队,在历次匈奴骑兵入寇,发挥着邸柱作用。
但……
近年以来,材官颓势。
军费七成,都是用在骑兵身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